徐志摩的愛情故事
徐志摩是中國現代詩壇上屈指可數的大詩人之一,20年代末到30年代盛極一時的“新月派”主將。他的詩,風格歐化,流動著內在的韻律和節(jié)奏,情感真摯充沛,有《再別康橋》等許多名篇傳世。徐志摩留學英美,交游廣闊:胡適、梁啟超、郁達夫、沈從文、羅素、狄更生、泰戈爾、曼殊斐兒……無一不是社會名流兼文化名人。長輩與他亦師亦友,同輩與他親密無間。熟識徐志摩的人都稱贊他的性格品行,說他天真摯誠、不計名利、熱情無私、活潑風趣,有徐志摩的地方就有歡笑。但是,總是給別人帶來歡樂的徐志摩內心卻有解不開的“煩惱結”。
徐志摩在婚姻的低潮期寫下名詩《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其實他一生的風基本來自三個方向,也就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三個女性: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像許多抒情詩人一樣,女性是徐志摩靈感的源泉,也是他悲劇的根源。
1915年,由政界風云人物張君勵為自己的妹妹張幼儀提親,徐志摩把從未謀面的新娘娶進了門。張幼儀出身顯赫富貴卻不嬌縱,相夫教子,恪盡婦道。而徐志摩對這樁“無愛的婚姻”始終心存疑慮,在英國念書時結識林徽因更促使他決心離婚。1922年3月兩人在柏林離婚,11月還在國內發(fā)表了離婚通告,成為當時的頭號新聞。徐志摩還寫下《笑解煩惱結》一詩送給張幼儀,痛斥封建禮教后說:“此去清風白日,自由道風景好”。
可這時徐志摩的“煩惱結”已系在了林徽因身上。林徽因秀外慧中,是有名的才女,其父林長民也是社會名流。她與徐志摩相識時只有17歲,兩人雖然相知很深,但最后林徽因還是嫁給了梁啟超之子、后來的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他們的因緣也是一段佳話。從此林徽因成為徐志摩夢中可望而不可及的一個完美身影。
徐志摩完美的現實追求終落在社交名媛陸小曼身上。陸小曼是有名的美人加才女,與徐志摩相戀時已是有夫之婦。兩人的戀情成為當時最轟動的社會新聞之一。他們在經受了許多痛苦折磨后終成眷屬,而婚禮上還遭到證婚人梁啟超聲色俱厲地訓斥:“希望勿再做一次過來人。”婚后的徐志摩并非進了天堂,他父親始終不承認陸小曼這個兒媳,而陸小曼整日沉浸在上海的社交場上使徐志摩痛惜她浪費才華,她揮金如土的習性也使詩人入不敷出。在種種矛盾中,徐志摩形容自己的創(chuàng)作陷入了“窮、窘、枯、干”的境地。
徐志摩在北平教書,而陸小曼堅持留在上海,于是徐志摩只得經常在平滬兩地奔波,“總想飛”的詩人還特別喜歡乘坐當時并不普及的交通工具——飛機。悲劇終于發(fā)生。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濟南號郵機從南京飛向北平,因為他答應20日要幫助林徽因籌劃一個學術講座。飛機在山東黨家山上空撞山炸毀,想飛的詩人死于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