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低碳行為調查 學生群體仍是低碳環(huán)保主力軍(5)
2019-08-27 16:25:56來源:中國青年網
起初,趙欣睿只是抱著“好玩”的心態(tài),把和同學們一起定鬧鐘早起互相“偷能量”當成一種娛樂游戲。而當她種下自己的第一棵樹——梭梭樹,她發(fā)現這個“游戲”似乎跟自己想的有點不一樣。“每天早起收集能量成了無意之間的公益之舉”,她突然覺得意義非凡。
到現在為止,趙欣睿已經收集了125.7千克的綠色能量,擁有8個環(huán)保證書,連續(xù)兩年獲得全民義務植樹證書。每當她看到自己在好友排行榜上遙遙領先,就充滿了小宇宙爆發(fā)似的熱情,每天第一個收取綠色能量的動力瞬間倍增。
和趙欣睿的初衷不同,鄭州大學的韓彥平從一開始就沒把螞蟻森林當成是一場特殊的“游戲”。作為螞蟻森林“資深玩家”,他與螞蟻森林的故事源于對胡楊的熱愛。
為了種下一棵胡楊,韓彥平需要積攢215.68千克的綠色能量。每天1萬多步,用支付寶給家里交水電費,嘗試無紙化閱讀……現在,他還準備再了解一下廢物回收。“沒想到每天走走路、看個電影就會收獲能量,不知不覺中就踐行了公益。”韓彥平說。
在螞蟻森林的應用界面,用戶可以通過“攝像頭”看到部分林地的實景照片,也可以透過衛(wèi)星,觀察自己種下的樹給地球帶來的改變。陳啟運經常會打開這個功能,“這是一種更直觀了解沙漠綠化情況的方式,可以親眼看到越來越多的樹填滿荒蕪的沙地。”
今年,螞蟻森林入選聯合國環(huán)境署2019年世界環(huán)境日實踐案例。聯合國環(huán)境署認為,從虛擬能量到現實植樹,螞蟻森林為藍天保衛(wèi)戰(zhàn)提供了創(chuàng)新路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