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wǎng)

耐鹽堿水稻畝產超千斤 超過袁隆平“及格線”(2)

2019-09-25 15:12:23來源:科技日報

  值得一提的,是這塊地“pH值9左右、鹽度0.6%”的屬性,這讓它成為了鹽堿地的“高配”。湖南雜交水稻中心副主任張玉燭解釋,我國鹽堿地主要分兩大類。其中一種是東北內陸蘇打鹽堿地,主要危害在于堿。堿可導致土壤板結、不滲水,大大影響作物對肥料等營養(yǎng)的吸收。通常,pH值高于8,就很難生長作物,而我國有十幾億畝鹽堿地。此外,鹽度高也會破壞肥料吸收滲透系統(tǒng),易導致水稻不出苗、苗力死亡、不結實等問題。“此前,袁隆平院士定下了目標,鹽堿地pH值達9,或鹽度在0.6%時,畝產要在300公斤以上。”張玉燭說。

  顯然, 這“二選一”的條件,這塊基地同時“擁有”了。張玉燭表示,東北絕大部分地區(qū)鹽堿地pH值為8左右,因此,這里可種植的水稻品種,基本能“通吃”東北大部分鹽堿地土壤,也正是這一科研的價值所在。袁隆平院士認為,水稻雜種優(yōu)勢的利用,能大幅提高其耐鹽堿程度,這也成為近年來他的“心之所向”。

  帶著湖南省重大專項,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在內蒙古“落地”。通過雜種技術和有效耐鹽耐堿基因、品種資源利用等方式,篩選適合各種耐鹽堿土壤的品種。同時,在土壤和耕作上也做了諸多改良,如用生理酸性肥料中和pH值,通過既保水又排水的措施進行水分和肥料管理、栽配管理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