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么用不了facebook facebook不入華竟是這個原因
2010年,馬克·扎克伯格邀請了Google曾經的大中華區(qū)總裁李開復來到硅谷總部做演講,并收到了李開復對于Facebook入華的建議。
在當時,李開復被認為是一個擁有西方智慧、同時又懂得中國特色的職業(yè)經理人,即使是Google在與中國政府的博弈當中一敗涂地之后,Google總部也并未認為這是李開復及其團隊的失誤和責任。在與馬克·扎克伯格的會談上,李開復提出了許多關于如何在中國市場“軟著陸”的技巧,比如一定要采取合資的形式入華,不要立足于海外的視角和思維來慢慢學習中國的互聯(lián)網政策,而且用戶需求高于法律——沒錯,李開復認為美國科技公司過度重視基于本國法律的價值觀,而不愿屈從于中國的特殊性去尋找用戶的實際需求——基本上,馬克·扎克伯格的妥協(xié)程度很高,他愿意為了獲得中國的巨量用戶而承擔委屈。
最后,馬克·扎克伯格需要尋找與Facebook體量對等的中國互聯(lián)網公司作為合資伙伴,符合條件的自然只有”BAT“,但是由于騰訊的社交業(yè)務與Facebook太過接近缺少互補空間,所以被排除在外。而新浪能夠補進來,只是因為彼時新浪微博風頭正勁,李開復亦是新浪微博的核心鼓吹者之一,所以扎克伯格也去新浪坐了一會,最后發(fā)現新浪微博只不過是一個Twitter式的產品,頗為失望。(在美國,Facebook是十分看不上Twitter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