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現(xiàn)天價蛐蛐 天價蛐蛐背后豪賭黑幕揭開

2017-09-27 11:46:58來源:四海網生活頻道綜合央廣網

30.jpg

  但是山東寧陽剛剛賣出去的這只蛐蛐,成交價居然高達11萬。雖說山東是傳統(tǒng)的蛐蛐產地,但是這種價格也明顯不符合市場規(guī)律。那我們能不能這么猜測,一只原本沒有什么成本、也不存在什么收藏價值的蛐蛐,俗稱“百日蟲”嘛,能活到冬天就算賺了,突然被炒到這種程度,背后會不會藏著什么圈外人不知道的故事?

  每年中秋節(jié)前后,山東的幾個蟋蟀主產地都匯集了來自上海、杭州和香港等地的客戶。在寧津縣收購蛐蛐的香港客商方先生:今天來了第六天(您買了多少只了)四十多只了,在這里買了六天了,在上海還會買其他的,我一年要買100多只。

  每年一到“蟲季”,蟋蟀主產地的男女老少都會紛紛放下手頭的工作,奔赴田間地頭抓起蟋蟀來。對他們來說,把握好這兩個月的時間就能賺個四五萬塊錢,這可能比辛苦一年換來的報酬還要可觀。寧津縣柴胡店鎮(zhèn)的尤清林抓了30多年的蛐蛐,他說捉蟋蟀靠的是運氣,有的時候百八十畝地里沒有什么好蟋蟀,有時候莊稼地里這一趟就好多條,不到一個小時就能賺好幾千塊。

  尤清林:這個趕上時機好就多逮幾個,你得轉到那個地方,蛐蛐它也不一定在哪里。

  蟋蟀經濟到底有多火?在寧陽縣泗店鎮(zhèn),短短三四十天的周期,就有超過6億元的資金流動?側丝谥挥63000人的寧津縣柴胡店鎮(zhèn),每年從事蟋蟀捕捉交易的人口達到35000人,每年兩個月的蛐蛐生意產生的經濟效益更是占到了這個鎮(zhèn)年財政收入的7成以上,通過這樣的描述足矣可以看出“斗蟲”經濟的火爆程度。50多歲的蟋蟀經紀人趙大哥做蛐蛐販子已經有十幾年時間了,一兩個月時間他就能輕松賺上四五萬塊錢。

  趙大哥:賣給杭州客戶、上?蛻簦话賶K錢買的能賺個三五百塊錢,這個東西不見底、研究不透,很大的學問。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特約會員wyh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生活百科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