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女孩患罕見“克羅恩病”暴瘦20斤 元兇竟是辣條
聯合會診被診斷為罕見“克羅恩病”
16日上午,綿陽市第八人民醫(yī)院胃腸內科主任左小梅介紹:“當時檢查的所有指標,并沒有典型的克羅恩病癥狀(粘液膿血便),我們召集了醫(yī)院多個科室聯合會診,經過反復討論,認為玲玲出現腹痛、腹瀉、體重減輕、發(fā)育遲緩等癥狀仍然要首先考慮炎性腸病,青少年起病尤其應該警惕克羅恩病的可能。”于是,醫(yī)院決定對玲玲進行腸鏡檢查,以便確診,“通過腸鏡檢查,我們發(fā)現孩子的整個大腸上分布著多個大小不等的潰瘍,經過病理活組織檢查后確診為克羅恩病。”
同時,左小梅還與炎性腸病平臺外聘專家——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張?zhí)K閩教授取得聯系,讓張?zhí)K閩教授特地查看了患兒,認為診斷明確。明確診斷后,左小梅帶領的炎性腸病團隊給玲玲制定了正規(guī)的診療方案,通過腸內營養(yǎng)、氣藥灌腸儀灌腸及藥物口服治療后,玲玲病情很快得以控制,腹痛消失、大便次數逐漸減少,體重逐漸上升。
“克羅恩病非常罕見,不過近年來發(fā)病率增加,特別是青少年患者增加,而且,很多時候被老百姓誤以為是慢性腸炎,所以就醫(yī)不及時,誤診率也高。”左小梅說。
為何患病每天至少兩袋的辣條是誘因
玲玲小小年紀,為何會患如此罕見的疾病呢?在治療中,左小梅通過和玲玲溝通,發(fā)現玲玲非常愛吃學校外5毛錢一袋的辣條,左小梅認為是玲玲患病的主要誘因。
16日上午,李女士介紹,以前在廣東,每天她會給玲玲一點零花錢,主要是孩子買零食吃,她稱孩子吃點零食很正常;氐借麂,由于工作原因,每天早上,她會給玲玲7、8元錢,叫她去外面吃早飯,但玲玲多數時候拿錢買了零食。
“她特別愛吃學校外那個5毛錢一袋的辣條,我有好幾次下午放學接她,都看見她在吃,而且書包里面少則兩袋,多則5、6袋,當時也叫她少吃點,但始終管不住。”李女士說,后來玲玲患病后,醫(yī)生說可能跟長期吃辣條有關系,她專門問過玲玲,平均每天至少要吃兩袋。
左小梅稱,克羅恩病是一種非特異性感染的炎癥,也就是沒有明確的細菌等導致生病,但玲玲長期吃辣條,肯定是發(fā)病的誘因。 “辣條首先不衛(wèi)生,其次里面含有大量的香精、孜然等刺激腸胃的調味品,小孩本來發(fā)育就不完全,如果大量食用,必然刺激腸道,從而降低自身抵抗力。”左小梅說。
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胡兵表示,克羅恩病的病因目前還沒有完全研究透,包括感染、遺傳、免疫在內的很多因素會導致該病的發(fā)生,不過,這個小女孩愛吃辣條,長期吃這些不衛(wèi)生的食品,會刺激腸道,引發(fā)腸道炎癥,加重她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