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紀最長月全食意味著什么 月全食的形成過程(2)
月全食的形成過程
月全食的過程分為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五個階段。
初虧:月球剛接觸地球本影,標志月食開始。
食既:月球的西邊緣與地球本影的西邊緣內切,月球剛好全部進入地球本影內。
食甚:月球的中心與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
生光:月球東邊緣與地球本影東邊緣相內切,這時全食階段結束。
復圓:月球的西邊緣與地球本影東邊緣相外切,這時月食全過程結束。
月球被食的程度叫“食分”,它等于食甚時月輪邊緣深入地球本影最遠距離與月球視經之比。
相關推薦
月全食、火星大沖兩大奇觀同時上演,28日凌晨,十余年一遇的“火星大沖”、本世紀以來歷時最長月全食同時現身天宇,“紅火星”與“紅月亮”完美邂逅!
2018年7月28日本世紀最長月全食觀測時間 月全食最佳觀測地點
天文預報顯示,繼今年1月31號之后,又一場精彩絕倫的月全食將于7月28號現身天宇。那觀測月全食最佳時間和地點是哪?趕快來看一看吧。
2018年的火星沖日是火星和地球特別靠近的一次,是本世紀至今最長的月食,那么火星大沖是什么意思呢?2018年月全食具體時間。
天文預報顯示,繼今年1月31號之后,又一場精彩絕倫的月全食將于7月28號現身天宇。那什么時間什么地點觀測月全食最佳呢?來一起看看。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特約會員fengqi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生活百科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內容僅供娛樂參考。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