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強小學未授權 教育部:從未授權開戰(zhàn)中小學排名 如何選擇好的就讀環(huán)境?
由此可見,各種百強榜單等并不真實,那么該如何選擇學校才能給孩子最好的就讀環(huán)境呢?
陷阱一:偷工減料
由于“廟多僧少”,不少培訓班都存在開班人數(shù)不足的問題,開學后往往因人數(shù)不夠而“多班合一”。有的還存在課時縮水現(xiàn)象,少的一兩節(jié),多則幾十個課時。還有的培訓資料只有薄薄幾頁,但收取的工本費卻不亞于“巨著”。
防騙技巧:對培訓班的課時數(shù)、班級人數(shù)和資料數(shù)目在報名之前要加以核實。
陷阱二:掛羊頭賣狗肉
典型做法是貼名校和名師標簽,極盡宣傳包裝之能事,而實際上名不副實。眾所周知,在每個培訓領域都有知名的導師,在受訓學員中極具號召力,這些名師的大名就成了某些培訓機構招攬生源的“搖錢樹”。一些培訓班先打出“名師”的旗號吸引生源,在正式上課時卻以“老師生病”等各種理由臨場換人。越是和大學不沾邊的培訓機構越愛拿大學里的名教師當“幌子”。
防騙技巧:對“名師”不要過分迷信。就算是真名師,一般都很忙,有的是全國各地飛著趕場,講課質量難有保證。上了假名師的當就更不值了。
陷阱三:言過其實
現(xiàn)在不少培訓班都借鑒了商家先嘗后買的促銷策略,在宣傳時常會聘請極具鼓動性的導師舉辦一些免費講座,把培訓的效果宣傳得天花亂墜,他們非常了解聽眾的心理,內容都說在點子上,但卻欲言又止,想聽具體分析,那就“報名去吧”,但等你交錢后培訓班就開始敷衍了事,再不提培訓效果了。
防騙技巧:頭腦冷靜地分析學業(yè)的困難程度和就業(yè)前景,切不可被宣傳誤導。
陷阱四: 炫耀“海外關系”
在與海外聯(lián)系比較密切的培訓領域易遭遇此類騙術。培訓機構通常會把和海外機構洽談的消息迫不及待地透露給媒體,為自己的培訓項目貼金。非法涉外合作辦學項目一般有3種:第一種是中外正規(guī)學校合作,但未報經(jīng)教育主管部門批準。如果教學質量相對有些保證,學員還比較認同;第二種是國外“野雞大學”開辦的各種培訓班,質量無保證;第三種干脆就是國內培訓機構打著國外學校的招牌,招搖撞騙。
防騙技巧:向其海外合作方發(fā)電子郵件進行求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