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閱兵音響保障的秘密 回聲和干擾難題如何解決?
每隔75厘米設置一個地面話筒
遠近高低各不同,幾乎是天安門閱兵音響工作的最好形容。因此閱兵當天,每個區(qū)域都安排了音響效果觀察員進行實時監(jiān)測。
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的錢岳林更是無心觀看震撼的閱兵儀式,他需要掌握整場活動輸入和輸出聲音的配比大小,保證聽眾聽到“此刻最該聽到的聲音”。
現(xiàn)場,軍樂團、實景聲、徒步方隊、裝甲方隊、群游歡呼、主持解說各種聲音都在同步進行,錢岳林說,作為指揮,他需要掌握什么時間重點考慮什么動作。
為了每一處細節(jié),不包括備份,現(xiàn)場話筒設置了364個,天安門廣場燈桿上更新161根揚聲柱。***街沿線安裝流動擴聲設備520組。徒步方陣演練時,音響部到現(xiàn)場測量試驗,考慮地面反射情況后,確定兩次正步之間大約75厘米。因而閱兵當天,在天安門前地面每75厘米就有一個地面話筒,共放置7個。
“領導提了一個要求:世界一流、歷史最好。這次總算完成任務。”錢岳林說,閱兵結(jié)束那一刻十分平靜,這一次真的不留遺憾。
坦克飛機轟鳴蓋不住軍樂聲
“閱兵直播不僅是重大新聞事件,更是一種藝術(shù)化的記錄。”錢岳林說,在這其中“軍樂團和合唱團帶來的音樂便是整個閱兵的靈魂”。
林強軍一直在反復調(diào)試,盡力追求CD品質(zhì)。軍樂團1500人、合唱團3500人,是有史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現(xiàn)場配置。今年,軍樂團為閱兵儀式新創(chuàng)作了9首進行曲,如何讓音樂完美呈現(xiàn)也是林強軍的壓力所在。
雖說是千人團共同為閱兵儀式伴奏,但面對坦克飛機轟鳴而過時,還是處于“劣勢”。為此,兩團共使用上百個話筒,“整場閱兵三分之一的話筒都在這兒了”,動員了40多名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進行話筒的架設。
CD都是室內(nèi)錄制,而室外演唱會,大都采用發(fā)聲體緊貼話筒的方式進行擴音。“這種方式使得每個樂器聽起來聲音都非常獨立,但個性過強,缺乏群感。”林強軍選擇采用古典樂的拾音方式,將話筒架高,通過遠距離無指向或大指向拾音。聲音柔和、群感好、有古典樂之美,但噪聲問題又緊隨而來,樂器之間串音問題也很棘手。
音響組嘗試了不同類型的話筒,調(diào)試話筒擺放位置、高度、排列方式,盡力避開擴音串音方向,嘗試了無數(shù)方案,直到臨近閱兵前最后一次專項演練,才收獲了理想中的拾音效果。
有網(wǎng)友評論,海軍裝備出場時,能清晰聽到軍樂中有長笛短笛配合模擬海鷗的聲音,林強軍說,“這就是對我們工作最好的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