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wǎng)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wǎng) > 生活百科

今日霜降是否一定見霜?霜是怎么形成的?

2019-10-21 15:08:58來源:四海網(wǎng)綜合

6370683212842076924152557.jpg

  霜是露水形成的嗎?

  霜多在寒冷且晴朗、少云、無風或微風的夜晚出現(xiàn),隨著太陽升起而逐漸消失。我國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曾說:“高山無霜露其理如何?曰:上面氣漸清風漸緊。”霜出現(xiàn)在寒冷季節(jié)的夜間到早晨,特別是在晴朗無云的夜晚,地表大量向外輻散熱量,使得近地面的溫度大大降低,更容易形成霜。由于水汽的凝華過程較慢,有風吹動時,水汽還沒來得及凝結(jié)附著就被吹散,不易形成霜,所以霜的形成最好在風速很小的情況下。

  《詩經(jīng)·蒹葭》里說:“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即當河岸邊的蘆葦變成暗綠色時,露水也因氣溫降低而轉(zhuǎn)化為霜了。曹丕的《燕歌行》中也說:“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如此看來,霜是由于露水遇冷而形成的的嗎?

  這顯然是不對的。霜與露都源于水汽,它們的形成機理不同、對農(nóng)作物的影響也不同,表征著不同的氣溫高低。霜由冰晶組成,它是由于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在接觸到較冷的物體如土塊、草葉、較低的屋頂瓦片后,直接由氣態(tài)凝華為固態(tài),附著在這些物體表面形成的,它要求近地面層大氣的溫度必須低于0℃。而露呈水珠狀,露的形成要求近地面層的溫度在0℃以上。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wǎng)用戶zhaoying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生活百科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nèi)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nèi)容可能未經(jīng)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guān)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