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 > 生活百科

飛機后面的白煙白線是怎么產生的?飛機產生白煙的原理是什么

2019-10-22 09:36:27來源:四海網綜合

1557899363.jpg

  詳細介紹飛機后面的白煙白線

  人們常常在晴朗的天空中看到噴氣式飛機在高空飛行時,機身后邊會出現一條或數條長長的“白煙白線”。

  其實,飛機后面的白煙白線不是噴氣式飛機噴出來的煙,而是飛機排出來的廢氣與周圍環(huán)境空氣混合后,水汽凝結而成的特殊云系,航空飛行界和航空氣象學上稱之為飛機尾跡,也就是人們俗稱的“飛機拉煙”。那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按成因,飛機尾跡可分成廢氣尾跡、空氣動力尾跡和對流性尾跡。廢氣尾跡又可分為廢氣凝結尾跡和廢氣蒸發(fā)尾跡。其中,人們最常見的是廢氣凝結尾跡,也就是本文重點討論的飛機凝結尾跡。

  飛機飛行時消耗大量的燃料,所產生的水汽和部分熱量隨廢氣排出飛機體外,進入大氣層,并與周圍環(huán)境空氣迅速混合而形成凝結尾跡。它的形成過程與人們常見的地面上的露水、霜和空中的云不同。飛機在高空飛行時排出的廢氣與環(huán)境空氣相混,此混合氣體的飽和程度取決于熱量與水汽增量兩者的凈效應。當增濕效應占優(yōu)勢并超過某給定的臨界值時,就會有凝結尾跡形成;當增熱效應占優(yōu)勢時,則不會發(fā)生凝結現象,也就不會出現凝結尾跡。由于廢氣的增熱與增濕效應是一定的,所以,此混合氣體中究竟會不會出現凝結現象,將取決于環(huán)境空氣自身的溫度、濕度和大氣壓力。簡而言之,環(huán)境空氣溫度高時是不利于凝結尾跡的形成的,只有當環(huán)境溫度相當低(通常在-40℃以下)時,才有可能出現飛機凝結尾跡。據有關資料表明,出現飛機尾跡時,空氣溫度多在-41℃~-60℃,約占出現飛機尾跡的86%,如果空中溫度高于-40℃或低于-60℃,一般很少會出現飛機尾跡現象。

  飛機后面的白煙白線高度的季節(jié)變化不很明顯,總的說來,冬半年出現的次數多于夏半年。尾跡層的厚度平均在1~2千米,下限高度冬季最低,夏季最高。在較厚的飛機凝結尾跡中,不同高度上形成的尾跡長度和濃度也是不一樣的。通常在它的底部出現是長度較短而濃度較淡的尾跡,向上逐漸加長變濃,待達到一定高度后,再往上,又變成了斷斷續(xù)續(xù)色調淺淡的尾跡。

  飛機后面的白煙白線在軍事上有著重要價值,自近代以來,歷來為各國軍事家所重視。噴氣式作戰(zhàn)飛機在合適的高度上飛行最容易出現飛機尾跡。在航空作戰(zhàn)中,飛機尾跡的出現很容易暴露飛機航跡和位置,為了避免暴露目標,就必須弄清飛機尾跡出現的高度層,選擇脫離飛機尾跡的飛行高度,才能達到隱蔽自己的目的。

  戰(zhàn)斗機在后面的白煙白線有2種情況

  1:飛行表演,有專門的拉煙器或飛行員可以控制,將柴油噴到尾噴口上(一般會單獨有一個裝柴油的罐子,比如有的參加表演的Su-30就有一個紡錘形的柴油罐子,在機尾的位置),由于高溫柴油會氣化,就產生白煙。

  2:飛機在超音速飛行時,由于高速產生的凝結尾痕。

  中彈了應該冒黑煙,而且一旦飛機冒黑煙,飛行員就會跳傘的,(冒黑煙證明飛機油路起火,一般會在短時間內***的。)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用戶dcc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生活百科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