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 > 生活百科

西安垃圾場飽和 國內最大的垃圾填埋場即將填滿

2019-11-12 14:36:57來源:四海網綜合

  在一些老舊小區(qū),垃圾“一桶扔”現(xiàn)象仍然存在,垃圾分類變成了一種口號。在碑林區(qū)文藝路自由宅小區(qū),居民垃圾不加分類就隨意丟進桶里;即便有分揀,物業(yè)管理員也只是出于經濟需求,把廢紙箱紙盒揀出來,并非從環(huán)保角度出發(fā)。?

  按照西安市建筑垃圾管理條例第二章第七條的規(guī)定,建筑垃圾排放人應當對建筑垃圾進行分類;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建筑垃圾與生活垃圾、危險廢物混合處置。但在西安市高新區(qū)糖果小區(qū),不僅建筑垃圾長期堆放,而且鞋盒、燈具、木板、收納盒、電線電纜等生活垃圾和這些建筑垃圾混放在一起。我們隨意打開幾個垃圾桶,看到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比如毛巾、塑料袋、紙盒都是混裝混放。?

  夜幕降臨,橡樹社區(qū)的垃圾隨意堆放的垃圾越來越多。一位飯店服務員拉著一車垃圾,面對鏡頭很淡定的隨意把垃圾一丟,扔在已經溢出的垃圾桶上,揚長而去。?

  而相關的管理部門做的又如何呢?凌晨5點半,正是垃圾統(tǒng)一清運的高峰期。記著蹲守在碑林區(qū)長勝街、太乙路等幾個街區(qū)調查發(fā)現(xiàn),本應該分類處置的生活垃圾、其他垃圾和廚余垃圾以及可回收垃圾再次相遇在垃圾車里,大件的沙發(fā)墊、鋼構的簡易衣柜、布料衣物、書本包裝盒、塑料泡沫板、玻璃瓶,甚至是樹枝、木板并沒有分類,一股腦地倒進了垃圾清運車里。

  西安市城管局生活垃圾末端處理小組組長孫建軍坦言,垃圾分類不能僅僅只是依靠民眾的自覺,而是要建立在社會約束和管理之上,還需要政府建立持續(xù)的考核體系。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用戶yanfang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生活百科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