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平臺訂單藏無聲呼救 一場相隔數千里的救人協作如何展開?
隱藏在訂單背后的呼救信號
“我活不下去了……”2019年12月一天晚上8點,網店客服璐璐在網上接待了一位特殊的顧客。
年僅12歲的女孩婷婷咨詢如何購買安眠藥,盡管相關處方藥早已在平臺上停止銷售,但因涉及此類商品,璐璐還是按慣例主動詢問其用于治療什么疾病。
“不是治病,我只是活不下去了。”女孩的答復令人擔心不已:“上次吃藥沒有成功,就想著換個方法。”
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2014年9月發(fā)表的首份預防自殺報告,全球每年有80多萬人死于自殺。
時間已經過去5年多,這個數字尚沒有官方的更新。但不可否認的是,最近幾年,自殺事件屢屢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2019年10月14日,韓國藝人崔雪莉自殺身亡,短短40天后,11月24日,其好友、韓國女藝人具荷拉同樣因自殺去世,引發(fā)巨大關注。
面對愈演愈烈的自殺問題,不少人提出疑問:輕生者在決定自殺前,是不是也曾對這個世界滿懷希望?他們是不是也曾拼盡全力,對外呼救?
對于阿里安全的武綱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顯然是肯定的。
阿里安全是專門負責處置各種層面風險的部門。除了為消費者打擊假貨,為商家營造更好的營商環(huán)境,幫助買賣雙方“放心買、安心賣”,這個部門多年來也一直在嘗試用技術+共治的模式幫助解決社會問題。
比如由公安部刑偵局主持開發(fā)、阿里安全提供技術支持的打拐神器“團圓”系統,截至2019年11月15日已幫助4204名兒童回家。其提供技術支撐的“錢盾反詐機器人”,通過來電顯示“公安反詐專號”,向潛在的電信網絡詐騙受害人撥打電話,發(fā)送短信、閃信等提醒信息,提升反詐勸阻成功率,減少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發(fā)生,平均每天勸阻3000多人,勸阻成功率超96%。
武綱的任務是和項目組其他同事,對發(fā)現的有自殺傾向的人進行安撫和干預。
“很多輕生者也并不是說一開始就決意求死,而是在求生、尋死之間苦苦掙扎,這種痛苦可能很難和家人、朋友等親近的人表露。但在網絡上,面對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反而可能比較容易敞開心扉。”武綱說,很多時候,他們的沖動行為其實表露出了他們內心正在經歷的危機。
12月15日那天晚上,他和同事們就是這樣,捕捉到了隱藏在訂單背后的這個呼救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