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wǎng)首頁

畢業(yè)生學位論文查重亂象 查重價格水漲船高,暗中購買有償降重服務

2021-05-12 08:49:27來源:四海網(wǎng)綜合

  論文評審不能查重至上

  事實上,自從國內高校實行學位論文查重制度以來,關于它的爭論就一直存在。

  有學者認為,高校實行學位論文查重制度,以及要求低重復率,是在堅守防止學術不端的底線。

  “如果連不要抄襲這個底線都守不住,那學生就干脆不要寫畢業(yè)論文了。”西南某高校副教授莊權說,學生害怕查重的根源是高校對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學術道德培養(yǎng)不足,以及學生沒有認真寫論文。

  但也有學者指出,高校在評審學位論文時過分依賴技術手段,實際上是一種懶政行為。

  多位受訪學者介紹,目前,在學位論文初審階段,重復率幾乎已經(jīng)成為唯一的標準。

  北京某高校研究生院研究生質量監(jiān)督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該校每年都會有數(shù)名碩博畢業(yè)生,因論文重復率超標而延期畢業(yè)。

  在曾怡等學者看來,依靠重復率來決定學位論文是否可以被送審或參加答辯的機制有待改進。

  “創(chuàng)新的選題以及對科學、社會發(fā)展的價值,才是評價論文質量最重要的標準,重復率只是審核標準之一。”曾怡說。

  爭論雙方都認為,查重在防止學術不端行為上有一定作用,但并不能提高論文質量。“一些質量很差,或本身就是抄襲的論文經(jīng)過降重后,重復率也可以達標。”華東某高校博士研究生曾林說。

  學者盧威曾撰文指出,查重更像是一種“防君子不防小人”的制度,其導致的“遵守規(guī)范者不敢引用,漠視規(guī)范者照抄不誤”現(xiàn)象,甚至會造成“劣才驅逐良才”。

  西南某高校博士研究生李昱筱也認為,查重遏制不了抄襲,“想抄的人會換著法抄”。

  李昱筱等受訪對象認為,高校在評審學位論文時過分看重重復率,可能會導致學生在寫論文時唯重復率是從,被迫減少引用或進行洗稿,把經(jīng)典的、反復傳誦的名言,改得面目全非。

  “為了避免重復而把學界前輩精雕細琢過的句子和理論拋掉,或者改得面目全非,不利于培養(yǎng)學術能力。”重慶大學博士生導師郭小安說,故意改動學界前輩的經(jīng)典語句,其實是一種新的學術不端,“但這通過技術手段發(fā)現(xiàn)不了,只能通過人為手段”。

  曾怡等學者強調,反對學術不端的大方向是對的,查重制度不能被徹底摒棄和廢除。但在實際操作中必須要尊重科學規(guī)律,規(guī)范學術行為終歸還是要依靠“人的因素”。他們擔憂,高校在評審學位論文時過于依賴技術手段,可能會違背學術初衷,甚至導致技術異化。

  受訪對象建議,學位論文評審需要從“技術為主、以人為輔”轉向“以人為主、技術為輔”,查重率只能作為一種參考數(shù)據(jù)。同時還要建立相應的學位論文評價體系和操作手冊,并加強學術道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學術誠信的意識。

  受訪學者指出,國際上通行的學術評價方法是同行評價,查重率不應該,也不能成為唯一標準。

  (應要求,部分采訪對象為化名)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wǎng)用戶yanfang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站收錄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文圖內容如存在錯誤或侵害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本站承諾2小時內完成處置反饋工作。
論文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