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申請帶貓上學什么情況?急著帶貓上學有什么難言之隱
維翰學校副校長朱紅***,這只貓咪之所以出現(xiàn)在學校教室,是因為它的小主人向她提交了一份特殊的申請書。申請書是這樣的:
敬愛的朱校長:
您好!由于獅玩節(jié)需要,我希望當天能帶一只埃及貓來學校。因為我們本次探究(地)為埃及,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埃及風俗,才需要一只埃及貓。我會自行帶貓砂、貓籠、貓糧等需要用的物品。需要用到貓的時候,我會全程管理。
申請人名叫丁士博,外號“小丁博士”,個頭高高的,皮膚黝黑,身材壯實,笑起來很靦腆,但淘氣起來又讓人頭疼。他告訴錢報記者,自己之所以會寫這封申請書,是因為朱校長的一個提議。
自建校起,杭州維翰學校每年兒童節(jié)前后都會舉辦一次“獅玩節(jié)”,師生和家長們一起,將教室布置成世界上各個國家的主題館,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視野。小丁所在的401班探究的是“埃及”主題。在查資料時,小丁心思一動,想到了自家小姨養(yǎng)的那只埃及貓。
古埃及是貓最早的馴化地。在埃及舊王朝到中王朝時期,約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人將生活在沙漠沼澤中的“Felis Libyca bubastis”貓(埃及貓的亞種名稱)馴養(yǎng),成為現(xiàn)代家貓的祖先。公元前1400年,埃及貓的圖象被畫在尼羅河畔的古埃及寺廟的墻壁上。
那天上學,在校門口碰到朱校長,小丁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朱校長跟他說,需要提出一份書面申請,“讓我們看看,你是否有能力管理好你的貓,好嗎?”
下午,小丁花15分鐘寫了一張請假條,足足謄寫了4遍。“我7歲前都在澳洲讀書,沒有太多練習中文的機會,語文課上也沒學過申請書的格式。這張申請書是我在網(wǎng)上查資料自學的,但字寫得不好看,以后會多練習。”小丁有點靦腆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