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wǎng)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wǎng) > 知識大全

因施工震死中華鱘 36條珍稀物種就這樣沒了

2019-07-26 10:39:35來源:四海網(wǎng)綜合

  “搬的話,這批弱體質(zhì)的中華鱘在搬到新的地方去的運輸過程中,或者是當時會死,或者是運到以后會死掉一部分,死的比例有可能很高。這個魚比較大,一兩百斤,甚至是有300斤的。那么,這么大的魚,從我們一般的傳統(tǒng)水產(chǎn)養(yǎng)殖,沒有養(yǎng)過這么大的魚,也沒有專用設備,也沒有專用的工藝,這些東西都是挑戰(zhàn)。”

  搬?還是不搬?目前只有這兩條路可走。危起偉說,長期來看,給這批中華鱘找新家,利大于弊:

  “搬,可能要犧牲掉一部分,到底犧牲多少?我們可能要看搬的距離遠近,搬到另外一個地方的這個條件。搬到什么地方去也是一個問題。我們就考察過的這個附近可供搬的地方還是非常有限,可能要花比較大的代價。是不是先做做實驗,看看搬的死亡率能夠控制,然后再逐漸搬。”

  文旅區(qū)副主任王振彬接受中國之聲采訪時說,將傾盡全力做好后續(xù)的中華鱘保護工作。但事實上,截止目前,這批中華鱘的生路到底在哪里?紀南文旅區(qū)還沒有可行的方案。

  12月16日,原本屬于長江、大海的五百多尾中華鱘,潛在恒升公司38米的池子里。一墻之隔,便是暫時停工的羋月橋。記者靠近水面時,一條大魚游了過來。它在黑洞洞的鏡頭前,翻滾著,亮出了潔白的腹部,久久不愿離去。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wǎng)用戶wyh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知識大全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nèi)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nèi)容可能未經(jīng)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