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 > 知識大全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是幾月幾號?國際臭氧層保護日歷屆主題一覽

2019-09-15 14:37:44來源:四海網綜合

  “蒙特利爾議定書”規(guī)定,參與條約的每個成員組織(國家或國家集團)將凍結并依照縮減時間表來減少5種氟利昂的生產和消耗,凍結并減少3種溴代物的生產的消耗。具體情況列表如下:

  5組氟利昂的大部分消耗量,將從1989年7月1日起,凍結在1986年使用量的水平上;從1993年7月1日起,其消耗量不得超過1986年使用量的80%;從1998年7月1日起,減少到1986年使用量的50%。

  “蒙特利爾議定書”實施后的調查表明,根據議定書規(guī)定的控制進程并不理想。

  1989年3-5月,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署連續(xù)召開了保護臭氧層倫敦會議與“公約”和“議定書”締約國第一次會議——赫爾辛基會議,進一步強調保護臭氧層的緊迫性,并于1989年5月2日通過了《保護臭氧層赫爾辛基宣言》,鼓勵所有尚未參加《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及《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的國家盡早參加;同意在適當考慮發(fā)展中國家特別情況下,盡可能地但不遲于2000年取消受控氯氟烴類物質的生產和使用;盡可能早地控制和削減其它消耗臭氧的物質;加速替代產品和技術的研究與開發(fā);促進發(fā)展中國家獲得有關科學情報、研究成果和培訓,并尋求發(fā)展適當資金機制促進以最低價格向發(fā)展中國家轉讓技術和替換設備。

  1990年6月20-29日,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則署在倫敦召開了關于控制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締約國第二次會議。57個締約國中的53個國家的環(huán)境部長或高級官員及歐共體代表參加了會議。此外,還有40個非締約國的代表參加了會議。

  該次大會又通過了若干補充條款,修正和擴大了對有害臭氧層物質的控制范圍,受控物質由原來的2類8種擴大到7類上百種。規(guī)定締約國在2000年或更早的時間里淘汰氟利昂和哈龍。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用戶wangning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知識大全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