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通常吃什么美食?小年吃的傳統(tǒng)食物有哪些
5、餃子
餃子,又名水餃,原名“嬌耳”,是古老的漢族傳統(tǒng)面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餃子深受中國廣大人民喜愛的食品,是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qū) 每年春節(jié)必吃的年節(jié)食品,北方小年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上供時,餃子要端端正正擺上供臺。此外,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jié),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美食。
6、米餅
農(nóng)歷臘月廿三,民間俗稱“小年”,廣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間有做米餅的習俗。米餅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圓形,再經(jīng)高溫蒸熟,吃起來別有風味,有“團團圓圓”的寓意。
7、面食
在山東半島的人們又大多自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后,家家忙做大棗餑餑(又稱大饅頭)、團圓餅、壽桃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團圓,日子過得年年有余。此制做起來比較麻煩,發(fā)面后醒面,再揉面再醒面,然后再做成各種花樣的面食造型后再次的醒面,待面醒后才下蒸鍋,此蒸出來的面食又稱之為“面花”,非常好吃,但很費工夫。
8、祭灶果
祭灶果是浙江寧波地區(qū)有名的特色傳統(tǒng)小吃,是由麻棗,紅白球配上油果、黑白交均糖、芝麻腳骨糖、寸金糖、白麻片、凍米糖組成,是一種老幼皆宜的糕點。甬城老話:“廿三夜祭灶果,吃了乖乖過”一說。多年來,祭灶果的包裝未改,上面印有笑眉舒展的灶王爺。寧波傳統(tǒng)的祭灶果,堅持手工制作,味道歷經(jīng)百年不曾改變,飽含著美好祈愿。一包里面最少的有六色,多的有八色、十色,逢雙不成單,好比“京八件”,多是由各色點心拼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