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 > 知識大全

龍頭節(jié)是什么節(jié)?二月二龍?zhí)ь^起源和由來

2020-02-19 17:50:31來源:四海網綜合

  農歷二月初二,之所以稱為龍?zhí)ь^節(jié),其實與古代天象有關。舊時人們將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為二十八組,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稱“二十八宿”,以此作為天象觀測的參照。“二十八宿”按照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劃分為四大組,產生“四象”: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龍形星象,人們稱它為東方蒼龍,其中角宿代表龍角,亢宿代表龍的咽喉,氐宿代表龍爪,心宿代表龍的心臟,尾宿和箕宿代表龍尾。《說文》中有龍“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的記載,實際上說的是東方蒼龍星象的變化。

  古時,人們觀察到蒼龍星宿春天自東方夜空升起,秋天自西方落下,其出沒周期和方位正與一年之中的農時周期相一致。春天農耕開始,蒼龍星宿在東方夜空開始上升,露出明亮的龍首,夏天作物生長,蒼龍星宿懸掛于南方夜空;秋天莊稼豐收,蒼龍星宿也開始在西方墜落;冬天萬物伏藏,蒼龍星宿也隱藏于北方地平線以下。而每年的農歷二月初二晚上,蒼龍星宿開始從東方露頭,角宿,代表龍角,開始從東方地平線上顯現,大約一個鐘頭后,亢宿,即龍的咽喉,升至地平線以上,接近子夜時分,氐宿,即龍爪也出現了。這就是“龍?zhí)ь^”的過程。之后,每天的“龍?zhí)ь^”日期,均約提前一點,經過一個多月時間,整個“龍頭”就“抬”起來了。后來,這天也被賦予多重含義和寄托,衍化成“龍?zhí)ь^節(jié)”、“春龍節(jié)”了。

  二月初二龍?zhí)ь^的形成,也與自然地理環(huán)境有關。二月初二龍?zhí)ь^節(jié),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區(qū)(南方水多,土地少,這天多流行祭祀土地社神)。由于北方地區(qū)常年干旱少雨,地表水資源短缺,而賴以生存的農業(yè)生產又離不開水,病蟲害的侵襲也是莊稼的一大心患,因此,人們求雨和消滅蟲患的心理便折射到日常信仰當中,二月初二的龍?zhí)ь^節(jié)對人們而言也就顯得格外重要:依靠對龍的崇拜驅兇納吉,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龍神賜福人間,人畜平安,五谷豐登!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用戶wyh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知識大全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