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 > 知識大全

安徽黃山發(fā)現(xiàn)兩個哺乳類新物種 命名安徽麝鼩和黃山小麝鼩

2020-03-03 14:51:42來源:四海網綜合

  安徽麝鼩:眼小;圓耳;背部皮毛灰棕色偏黑,腹部淡于背部;尾與皮毛顏色相近,長僅為頭體長的76%,尾近半裸露,近半具稀疏短剛毛,靠近尾部皮毛逐漸變短,尾尖具突出毛刷狀毛束;四肢半裸,呈粉色,踝關節(jié)處著生稀疏短毛。頭蓋骨長而窄,額骨第一對門牙發(fā)達,人字脊較明顯。樣本(6只)重10.52-13.51g,頭體長60.88-78.10mm,尾長48.34-59.24mm,前足長9.20-9.87,后足長13.52-14.83mm,耳長7.74-9.24mm,顱全長20.81-22.38mm。

  黃山小麝鼩:頭小;鼻長;須長至耳底;眼小;耳圓,耳殼上有明顯的底毛;皮毛灰褐色,背部稍黑;四肢纖細,前后足具五指(趾),腳上有小而多肉的隆突,指背、趾底粉紅色,半裸,腳踝具稀疏的棕色毛;尾長約頭體長的76%,顏色與皮毛相似,幾乎裸露,具極少量長剛毛。頭蓋骨長而平,無顴弓,額骨第一對門牙彎曲狀、發(fā)達,人字脊明顯。樣本(5只)重4.35-7.77g,頭體長50.45-61.97mm,尾長39.64-45.03mm,前足長6.99-8.33mm,后足長11.84-13.82mm,耳長7.86-8.70mm,顱全長16.88-17.90mm。

  研究人員認為,此次黃山景區(qū)發(fā)現(xiàn)的兩種新種均屬于中等體型麝鼩。安徽麝鼩和黃山小麝鼩兩種新種的發(fā)現(xiàn),進一步豐富了黃山風景區(qū)哺乳類動物尤其是獸類動物的生物多樣性,填補了景區(qū)麝鼩屬研究的空白。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用戶wyh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知識大全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