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九成功返回的感想

時間:2012-07-06   投稿:zhoulin   在線投稿:投稿

  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神舟九號飛船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升空。當北京飛控中心報告,神舟九號飛船已準確進入預定軌道,神舟九號發(fā)射圓滿成功時,每個國人無不激動萬分,神舟9號的升空不僅僅是國人的驕傲,它更是揭開的是中國航天史上又一輝煌篇章。搭載“蛟龍?zhí)?rdquo;載人潛水器的“向陽紅09”船于6月3日從江蘇江陰出發(fā),來自18個單位的96名海試隊員將在馬里亞納海溝進行載人深潛7000米級海試。神舟9號和蛟龍?zhí)柕乃械囊磺卸即呷思,它關乎新的太空發(fā)現(xiàn),讓人類重新丈量宇宙的邊疆和深入海底的科技實力,讓國人重新挑戰(zhàn)深潛的極限!蛟龍?zhí)?000米以下探潛實驗對于中國有更為深刻的意義,美俄等國的最大下潛深度是6500米。這次“蛟龍”號的下潛深度是7000米,試驗成功的話將成為目前國際上載人下潛的最大深度。

  “首次出現(xiàn)女航天員”,是此次的神舟9號航天行動的最大亮點。中國女性踏入茫茫宇宙,不僅僅只是中國航天員性別上的變化,對致力于擺脫地球引力的航天科技而言,它更是某種成熟的標志。女航天員的出現(xiàn)是巾幗不讓須眉,是與世界的接軌,更是與航天關鍵技術的對接。

  說起“蛟龍”號下潛海試的意義,國家海洋局局長劉賜貴說:“蛟龍?zhí)?000米海試,我認為在二個方面是有重大意義的。一個對裝備制造業(yè)、蛟龍?zhí)柹顫撈鞅倔w技術一次檢驗。第二個也是集成技術的一次檢驗,比如說聲光電像是一種集成的檢驗。第一個意義除了它本體能夠承載巨大的壓力以外,它還要進行幾百項的科學試驗。”

  國家與民族的科學力量發(fā)展讓每位國人都感受到了由衷的驕傲和欣喜。21世紀的太空就等同于17世紀的海洋,從1999年至2012年,從神舟1號的順利升空到神舟9號的成功發(fā)射,13年彈指一揮間,但航天技術“每一公里式”的進步,莫不在見證這個國家對于空間的控制力量成長。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艱苦奮斗,不懈攻關,才讓國家的航天技術走在世界的前列,為國人增光添彩。后神九時代和蛟龍?zhí)枬撊肷詈d佌归_來的將是更壯美的中國太空敘事和深海探秘的能力,這是一種追趕,更是一種國際地位的打造:有獨立開發(fā)外層空間技術的掌握,那么中國在世界航天和海洋中擁有的將是更廣闊的天地,因為天空,因為海洋,中國也將擁有更堅實的國際地位。

  期待神九凱旋歸來,期待更燦爛的中國太空遠足。期待蛟龍?zhí)柕闹胤岛C,期待更廣闊的中國海洋深潛!感謝航天員們這次與太空的深情擁抱,感謝科學家們此次與海洋的親密接觸!

提示:試試"← →"鍵可實現(xiàn)快速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