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十二景是指什么?滁州十二景特色景點一覽(2)
2019-07-15 11:26:49來源:四海網綜合
重熙洞天
重熙洞在滁州市開發(fā)區(qū)鳳凰辦事處陳橋村雞爪山北腹,距離滁城約五公里之遙。明代嘉靖丙寅年間(1566年),太仆寺卿盛汝謙偕郡人孟津在雞爪山發(fā)現(xiàn)此洞,見洞頂有熙陽射入,宛如另有一重天,因命名為重熙洞。民國《瑯琊山志》記載崇禎丙子年(1636年)滁人避寇于此,普救萬眾之數(shù)。故又名普救洞。 明人肖崇業(yè)在《游重熙洞龍蟠瑯琊記》中曾對洞內有這樣的描述,"上有天窗閉啟,吐日吸月,容光掩映,萬形可辨,怪石玲瓏,紋肖刻畫"。當時游人眾多,踏山成徑。清代以后,其洞半淤,洞口為山石所堵。如今,重熙洞經多次挖掘后的洞口寬敞高大,可容二人并排同時進入。洞口石壁上"萬歷丁丑仲夏省祭官邵富督工重建"的石刻依然清晰。進洞十余步,可見洞頂有一竅天然空隙,自洞內可看到天空的景觀,別有情趣,明人稱"一竅天"名不虛傳。惜"怪石玲瓏紋肖刻畫"的景象已不復見。
西澗春潮
1958年修建城西水庫(西澗湖),將西澗大部分淹去,如今只存水庫大閘至上水關(滁州中學后院圍墻處)一段水面,仍依稀可見舊時影子。城西水庫于1965年竣工受益,控制流域面積為168平方公里,總庫容量8525萬立方米。碧波粼粼,水天一色,山水影映,美不勝收。韋應物筆下的西澗正在為滁州人民造福,登大堤在湖光山色中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心曠神怡。乘小舟探尋上、下水關的古幽,誰說這里不是滁州新的一景呢?
浙江湖州貢生尹夢璧于明代天啟元年(1621年)在滁州任通判時,將滁州秀麗風光的最佳景致歸為滁州十二景。十二景分別為:瑯琊古剎、讓泉秋月、豐嶺祥云、清流瑞雪、花山簇錦、重熙洞天、西澗春潮、龍蟠疊翠、菱溪夜雨、石瀨飛瓊、柏子靈湫、譙樓大觀。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用戶gaolili原創(chuàng)/整理/轉載發(fā)布,本站收錄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贊同或支持作者觀點;如涉及版權或違規(guī)請將鏈接郵件告知四海網客服,我們會兩小時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