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教40年以身報國!95歲葉嘉瑩已裸捐3568萬元(2)
詩,就是心在走路
葉嘉瑩1924年6月24日出生在北京城一個書香世家,她是蒙古裔的滿洲人,隸屬鑲黃旗,本姓納蘭,祖居葉赫,后改漢姓為“葉”,父母都受過高等教育,3歲葉嘉瑩就跟著家庭教師學《論語》,讀四書。
對讀詩第一次“觸電”是有一回,葉嘉瑩用小手拿著一冊小楷字帖臨摹白居易的《長恨歌》,臨得多了,便被里邊所寫的故事吸引,能熟讀成誦了,這首回旋婉轉(zhuǎn)的古詩將她領進了中國詩詞的殿堂。
△出生在書香世家,最右邊那個就是她~圖源自央視國際《國家記憶》
長期浸潤在古典里,葉嘉瑩養(yǎng)成了恬淡、干凈的個性,原本她會在父母的寵愛下無憂無慮地長大,十多歲上,抗戰(zhàn)爆發(fā)了。
在航空署工作的父親跟隨政府一路南下,最后徹底跟家人失去了聯(lián)系,不久后母親憂思成疾,患了腫瘤,術(shù)后感染去世,當時葉嘉瑩年僅17歲,剛剛考入輔仁大學國文系。
△少女時代的葉嘉瑩,圖源自央視國際《國家記憶》
“我覺得人生最悲哀痛苦的一段,就是我聽到那個釘子,釘?shù)侥莻棺木上的聲音。”
母親去世后她寫下了八首《哭母詩》,每一首都痛徹心扉。
瞻依猶是舊容顏,喚母千回總不還。凄絕臨棺無一語,漫將修短破石慳。——葉嘉瑩《哭母詩》其一
葉已隨風別別故枝,我于凋落更何辭,窗前雨滴梧桐碎,獨坐寒燈哭母詩。——葉嘉瑩《哭母詩》其四
詩詞將她的悲傷漸漸沖淡,她才得以繼續(xù)學業(yè)。
大學期間,葉嘉瑩是古典詩詞大師顧隨教授的得意門生,出類拔萃的她在1945年大學畢業(yè)后,同時被三所中學聘為國文教師。
那會兒,身邊同齡的女孩開始談戀愛了,成日埋首于中國古典詩詞里的葉嘉瑩,能講得一堂好的愛情詞課,卻對談戀愛一點興趣也沒有,民國女詞人李碧城曾說“不遇天人不目成”。
在葉嘉瑩心里,覺得如果不是遇到一個真正欣賞的人,跟對方去談戀愛,是浪費彼此的生命。
這時,一位名叫趙東蓀的年輕人闖進了她的生活。
趙東蓀是葉嘉瑩去參加一位朋友的同學聚會時認識的,自打見了葉嘉瑩一面后,就經(jīng)常找機會去北京找她,幫她的忙,還跟他弟弟交上了朋友。
一來二去,來得越發(fā)頻繁了,但當時的葉嘉瑩從未答應過做他女朋友,更從未想過與她結(jié)婚。
有一天,趙東蓀對葉嘉瑩說自己失業(yè)了,貧病交加,在他姐夫幫助下,找了一份在南京海軍士官學校教書的工作。臨行前,他想與葉嘉瑩把婚事定下來:“如果你不答應,那我也就不去南京了。”
單純的葉嘉瑩以為趙東蓀因為經(jīng)常來找她,丟了秦皇島的工作,覺得對方人對自己不錯,大部分是出于朋友的“義氣”,她應下了這門婚事。
1948年3月,23歲的葉嘉瑩因為信守承諾,辭掉了北京教書的工作,到南京嫁給了趙東蓀,后因丈夫工作調(diào)動又跟著去了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