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 > 健康 > 家庭醫(yī)生 > 老年健康

哪些生活習慣可以預防“秋燥”?

2019-10-09 23:42:25來源:四海健康網

  “天涼好個,降溫又降雨”,不得不提起“秋燥”。“秋燥”人體在秋天感受到燥邪而發(fā)生的疾病,是病邪從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氣干燥的癥狀。常見鼻干、口干、唇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于結,皮膚干燥等癥。由于秋季空氣逐漸變冷,還易患感冒、風濕熱等,嚴重的可促使栓塞、中風、支氣管哮喘、消化不良、膽結石絞痛、心絞痛等病發(fā)作;,故此季節(jié)住院病人明顯增多,尤其是中老年人。以下幾點可以幫助您,防止秋燥對人體帶來的的影響:

 

  1.增減衣服。初秋季節(jié)中午雖熱,但早晚都涼風習習,因此要注意增加衣服,防止“涼氣”的侵襲。但不要穿得太多,捂得太嚴,以免一穿一脫受涼感冒。

  2.飲食的調養(yǎng)。飲食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準則,另外還應“少辛增酸”。就是說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yǎng)血的作用;少吃蔥、姜、蒜、辣椒等辛辣食品;多吃廣柑、山楂、新鮮蔬菜、酸味食品。對于年老胃弱的人,可晨起喝粥以益骨生津。

  3.謹慎起居。在秋天要早點睡覺,早點起床。

  4.保持室內一定濕度。秋季空氣中的濕度小,風力大,汗液蒸發(fā)得很快,易使人皮膚干燥,毛發(fā)也易脫落。故必須注意保持室內具備一定的濕度,并適當補充體內的水分。

  5.藥物保健調養(yǎng)。根據秋季的特點,可適當服用一些維生素類制劑?煞眯位、滋陰益氣的中藥進行保健,如西洋參、沙參、麥冬、百合、杏仁、川貝、胖大海等。陰虛體質的人,可用中成藥六味地黃丸等。

  6. 保持良好的心情。秋天陰氣增,陽氣減,對應人體的陽氣也隨之內收。所任,凡是不要太早金亢奮。在時令轉換中,要注意身心的調整,保持心情平穩(wěn),才能保住生機元氣。

  7.加強運動鍛煉。秋季天高氣爽,氣候干燥,故要多呼吸新鮮空氣,在清涼的晨風中散步、跑步、鍛煉,這不但是在進行好的“空氣浴”,還接受了耐寒訓練,使身體能適應寒冷的刺激,為渡過即將到來的寒冬作了充分的準備。

  小貼士:

  秋季每次運動鍛煉后,應多吃一些潤肺 、滋陰、生津的食物或水果。若是出汗較多,可是適當的補充些鹽水,少量多次為益!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用戶少龍原創(chuàng)/整理/轉載投稿,本站收錄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贊同或支持作者觀點。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嚴格審查,如涉及版權請將鏈接郵件告知四海網客服,我們會兩小時內處理。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