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新政策將怎樣變動?會出現(xiàn)哪些方面的新調整?
對于農民來說,土地就跟他們的命一樣重要,有了土地就能夠解決溫飽的問題,同時在富余的前提下,可以將土地上面的農作物進行出售,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隨著國家對農村高度重視,支持農村大力發(fā)展,同時,在土地方面也出臺了一些新的政策,對土地進行調整,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的幾個方面:
1.農村土地征收
完善土地征收的制度情況,土地征收是屬于政府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而進行征收,對于確認征收的土地會給予相應的補償標準,做到合理,規(guī)范,多元保障機制。但是現(xiàn)實中的情況是政府征收農民的土地是為了發(fā)展房地產項目,對于農民補償方面,國家規(guī)定土地補償費用和安置費用加起來不會超過土地前三年的30倍。比如按照農民種糧食一畝1000元的標準來計算,每畝30倍才3萬元。但是土地被國家征收之后用于房地產項目,房子的單價每平至少是5000元。
。.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
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在符合規(guī)劃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可以進入城市的建設用地市場,享受和國有土地同等權利。農村的集體建設用地分為三大類:宅基地、公益性公共設施用地和集體建設經營性用地。
3.宅基地制度改革
宅基地制度改革主要任務有四項:一是改革完善宅基地權益保障和取得方式;二是探索宅基地有償使用制度;三是探索宅基地自愿有償退出機制;四是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目標是建立依法公平取得、節(jié)約集約使用、自愿有償退出的宅基地制度。
4.土地管理法修改
在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過程中,《土地管理法》的修改被認為具有標志性意義。
。玻埃保纺辏翟拢瓏临Y源部發(fā)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征求意見稿)并公開征求意見。在收到社會各界累計840條修改意見,并對修正案草案作出18處修改后,在2017年7月末,原國土資源部將《土地管理法(修正案)》送審稿正式上報國務院審議。
據(jù)了解,修正案草案主要針對當前土地征收制度不完善,因征地引發(fā)的社會矛盾突出;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不能與國有建設用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宅基地用益物權尚未得到完整的落實;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不健全;土地資源要素利用效率仍然較為低下等實際問題,對現(xiàn)行法進行修改。
5.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全面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集體成員身份確認,推進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變”改革紅利將加快釋放。
6.土地承包期再延30年細則出臺
農村土地土地承包期再延30年細則出臺有利于維護承包方以及發(fā)包方的合法權益。對于農村土地在第二輪承包期到期后(2027年年底到期)再延長30年(2028年-2057年),那農村的新增人口獲得土地?按照“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原則,新增人口也是可以獲得土地的使用權的,對于戶口已遷出農村(出嫁或者定居城市)或者已經過世的人是沒有土地的。
。.新一輪農地改革政策
。玻埃保改辏保痹拢玻谷,《經濟參考報》從有關部委及權威人士處獲悉,新一輪農地改革政策正在加緊制定。在2019年我們一起來期待效果政策的發(fā)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