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 > 生活百科

家庭教育的特點及意義 家庭教育有哪些作用

2019-09-12 14:02:55來源:四海網綜合

1567499518.jpg

  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場所,父母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教師。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中起著奠基的作用,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強調過:“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yǎng)人這一極其細致而復雜的任務。”這就說明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 家庭教育的基本特點

  1、全面性

  家庭教育的全面性一是指學校教育管的,家庭教育要管;學校教育不管的,家庭教育也要管。二是指社會教育要完成的,家庭教育必須完成,社會教育觸及不到的,家庭教育責無旁貸。例如生孩子等。總之,家庭教育所涉及的內容比學校教育要廣泛得多。三是指參與人員的全員性。只要有家庭,只要有孩子,就必須承擔起教育子女的責任,完成家庭教育的義務。 家庭教育的極終目的是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公民。一個合格社會成員,必須接受全面教育。無論是德育還是智育、體育、美育、勞動,家庭教育都有責任使其向社會所需要的方向發(fā)展。這一目的決定了家庭教育的全面性。

  2、廣泛性

  家庭教育的廣泛性是指家庭教育十分普遍。家長對學生的潛移默化。言傳身教隨時可見,隨著家長素質的提高,子女教育越來越重視,越來越趨向自覺地有意識地進行。即使不太重視家庭教育的父母,對其子女的影響也是客觀存在的。家長對子女擇業(yè)。待人處世、社交、戀愛婚姻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3、復雜性

  家庭教育的復雜性是相對于學校教育而言的。家庭教育沒有規(guī)定的教育內容和學制。家庭只有自然的條件,難有人為的選擇。特別是家庭關系,是天然造就的,不能更改。 家庭教育復雜性的另一方面是指教育要求不一致,經常陷于“教而無效,放而不忍”的困境。左鄰右舍對孩子的影響有好有壞。從目前我國的居住條件來看,很難做到象孟母三遷的事實。這就構成了家庭教育的復雜性。

  4、滲透性

  滲透性也可稱感染性。家庭教育的滲透性是指家庭生活各個方面的因素,都會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滲透作用。家庭教育與日常生活的統(tǒng)一性決定了家庭經濟狀況。成員之間的關系、文化氛圍、生活習俗。家長的愛好等都會耳儒目染地滲透到孩子的心靈中去。特別是父母的思想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更為深刻。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用戶dcc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生活百科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