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 > 生活百科

致敬共和國勛章獲得者 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正式頒授

2019-09-29 10:54:06來源:四海網綜合新華社

a716fd45ly1g7g3902bm3j20u01b0at7.jpg

  夢想與使命

  2019年6月3日,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的鹽堿地,袁隆平科研團隊在這里試種下“海水稻”。伴隨著大型機械的轟鳴,稻苗在這片曾經寸草不生的荒地上扎下了根。未來,黃沙戈壁將“變身”成碧綠良田。

  一切好似夢境。

  而這個造夢者,就是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一直以來,袁隆平心中有兩個夢:“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他不僅讓中國人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還為世界糧食供給作出杰出貢獻。

  如今,89歲的袁隆平仍堅守在科研一線,為實現夢想奮斗不息。

  夢想繽紛,召喚著勇敢追夢的民族!

  2018年年底,云南貢山傳來喜訊:在黨和國家關懷扶持、社會各界傾力相助下,獨龍族宣告整族脫貧,告別延續(xù)千年的貧困。

  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時刻牢記總書記的話,獨龍族脫貧“帶頭人”“老縣長”高德榮豪情滿懷,暢談“新夢想”:“我們要建設好家鄉(xiāng),守護好邊疆,把獨龍江建成山青水綠、鳥語花香的人間天堂,讓獨龍族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個人的夢想始終與國家的夢想、民族的夢想相通。

  “嗚……”60多年前,當拉響汽笛的巨輪駛離雅加達海港時,印尼華僑王文教卻心緒難平。這個年僅20歲的青年,帶著讓中國羽毛球揚名世界的夢想,義無反顧地投入祖國的懷抱。

  作為中國羽毛球隊前總教練,王文教是中國羽毛球崛起的創(chuàng)造者和見證者:56個世界單項冠軍,9個世界團體冠軍。新中國體育事業(yè)的光輝歲月,激發(fā)著中國人民更加昂揚向上的精氣神。

  奮斗的動力,讓無數夢想成真;使命的牽引,使個人與國家緊緊相連。

  頭頂浩瀚星空,“人民科學家”追夢不止。

  過去15年,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技術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的夢想正在照進現實: 從探月、落月到世界首次月背軟著陸探測,“嫦娥”團隊自主創(chuàng)新,不斷突破,取得五戰(zhàn)五捷的輝煌成果,圓了中華兒女千百年來的“奔月”夢想,在我國航天史上寫下精彩一頁。

  雄心不老,葉培建的壯志依然指向燦爛星河——到月球采樣返回,環(huán)繞火星探測并著陸、巡視勘察,對木星進行探測……中國人探索浩瀚宇宙的夢想無止境,建設世界航天強國的目標一定會實現。

  腳踏黃沙泥土,“文物保護杰出貢獻者”勇擔使命。

  半個多世紀里,江南女子樊錦詩與大漠黃沙相伴。自大學畢業(yè)后來到敦煌這塊土地,修復彩塑壁畫、建立數字敦煌,她全身心投入對文化遺產的研究、保護和弘揚,再未離開。盡管她的烏絲已成白發(fā),卻留住了莫高窟的美麗容顏。

  熱情謳歌時代,“人民藝術家”筆耕不輟。

  “我們有時間,有力量,有燃燒的信念……”1953年,19歲的青年作家王蒙敏銳地把握時代脈搏,用小說《青春萬歲》叩響新中國新一代青年人的心門,展現了新中國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從那時起,王蒙懷著對祖國的滿腔摯愛,開始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創(chuàng)作生涯,記錄國家成長,抒發(fā)時代心聲。

  歷史的長河中總有一些時刻發(fā)出意味深長的回響——

  “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同志的豪邁宣示,在一代代中國人民的接續(xù)奮斗中,不斷變?yōu)楝F實。

  “對一切為黨、為國家、為人民作出奉獻和犧牲的英雄模范人物,我們都要發(fā)揚他們的精神,從他們身上汲取奮發(fā)的力量”,總書記的話鏗鏘在耳,激發(fā)億萬人民奮勇前行的巨大力量。

  行程萬里,初心依舊;追夢遠方,使命不改。

  讓我們以英雄模范為榜樣,勠力同心、砥礪前行,在新時代征程上奏響中華兒女的奮進凱歌。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用戶zhaoying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生活百科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