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wǎng)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wǎng) > 生活百科

袁隆平雜交水稻測產突破1000公斤 袁隆平:雜交稻讓我沒時間變老

2019-10-23 13:45:43來源:四海網(wǎng)綜合新華社

QQ��ͼ20191023134716.jpg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首次測產突破1000公斤

  10月21日至22日,湖南省農學會組織中國農業(yè)科學院、福建省農業(yè)科學院、中國水稻研究所、湖南農業(yè)大學、湖南省農業(yè)農村廳、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單位專家,對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在湖南省衡南縣云集鎮(zhèn)、湘潭市雨湖區(qū)及長沙市芙蓉區(qū)示范展示的第三代雜交晚稻系列組合進行了現(xiàn)場考察與測產。

  在對衡南縣云集鎮(zhèn)示范的新組合G3-1S/親19進行機收測產中,第1丘實收面積468.48平方米,實收毛谷882.8公斤;第2丘實收面積711.52平方米,實收毛谷1363.0公斤,按照標準含水量13.5%折算,分別折合畝產1034.4公斤、1058.3公斤,平均畝產1046.3公斤。

  袁隆平表示,測產結果達到了預期,他很滿意,希望該品種早日通過審批,能夠在海南制種。

  在第三代雜交水稻現(xiàn)場考察與測產專家評議會上,專家組認為,第三代雜交晚稻新組合表現(xiàn)優(yōu)勢強,產量有重大突破,建議國家及相關單位給予大力支持,加快推動產業(yè)化進程。

  下一步將向畝產1333公斤沖刺

  袁隆平表示,按照前期測量,如果后期天氣好,有可能達到畝產1200公斤。

  在第三代雜交水稻考察與測產專家評議會上,袁隆平介紹,第三代雜交水稻是利用普通隱性核雄性不育系為母本,以常規(guī)品種、品系為父本配制而成的新型雜交水稻。第三代雜交水稻不育系不僅兼有三系法(第一代)不育系育性穩(wěn)定和兩系法(第二代)不育系配組自由的優(yōu)點,同時又克服了三系法不育系配組受局限和兩系法不育系繁殖、制種存在風險的缺點,是水稻雜種優(yōu)勢利用的理想途徑。

  “我們爭取明年新組合叁優(yōu)一號(G3-1S/親89)能夠通過湖南省的審定,然后向全國推廣,不斷擴大示范面積。”袁隆平表示,未來他的團隊將向一公頃產20噸(即畝產1333公斤)的目標努力。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wǎng)用戶zhaoying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生活百科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