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放水"1.9萬億美元 債務膨脹的“拜登經濟學”可持續(xù)嗎?
“拜登經濟學”會帶來增長嗎?
拜登還未就任總統(tǒng),就提出除總額1.9萬億美元的刺激計劃外,后續(xù)還將推出3萬多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梢姡绹木揞~赤字和債務高漲仍在路上。
在3月一場有關基礎設施投資問題的會議上,拜登還試圖用中國在基建領域的巨大成就,強調美國推進一攬子基建投資計劃的緊迫性。
據《華爾街日報》3月11日報道,拜登當天與美國副總統(tǒng)哈里斯一同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了4名參議員(兩黨),向他們積極“推銷”關于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計劃。拜登表示,過去兩黨并未就基建問題進行足夠的溝通,他希望現在就此與國會達成“某種共識”。拜登特別提到中國,以此證明美國加強基建的緊迫性。拜登表示,中國在鐵路和電動車技術等方面進步迅速。
在拜登與副總統(tǒng)哈里斯的政綱中明確提出,需要投資在現代化的、可持續(xù)的基礎設施和可持續(xù)的增長引擎上,包括道路橋梁建設,建設能源網和學校、通用寬帶等等。拜登還計劃直面氣候危機,建立清潔能源經濟。
由于面臨的相似的困境與政治野心,有評論將“拜登經濟學”與“羅斯福新政”作比。而二者的不同之處在于,羅斯福時期的赤字規(guī)模與如今不可同日而語。
在埃森格林看來,二者的可比之處在于都有志于將支出用于一些革新性的項目。如在拜登政府的方案中提出,為兒童提供助學津貼以及為工人提供職業(yè)培訓等。
沃爾夫也認可稱,羅斯福仍然試圖保持財政平衡。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同樣巨大的危機前,拜登政府希望成為像羅斯福一樣激進(偏左),且能為美國帶來變革。
“對拜登和他團隊的人來說,羅斯福是他們的英雄。拜登顯然將羅斯福視為榜樣。”沃爾夫稱。
疫情之下,新經濟也獲得了長足發(fā)展。
香港大學馮氏基金講席教授與亞洲環(huán)球研究所所長、原耶魯大學金融學終身教授陳志武接受澎湃新聞視頻專訪時則表示,因為新冠疫情所有人都不得不關在了家里,這樣一來讓很多本來根本不愿意去嘗試新技術的人沒有辦法,不得不硬著頭皮去學習、了解和適應這些新技術。從這個意義上,特別是對美國社會,確確實實讓全社會對于新技術和大數據等技術的采用和接受程度得到了意外的提升,從而為很多的高科技行業(yè)和企業(yè)提供了更大的發(fā)展動力。基于這一群眾基礎推動進一步的升華創(chuàng)新,如此種種,都會對未來10年的生產率提升起到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