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首例確診如何"意外暴露" 聽聽專家是如何分析的
北京日報消息,截至5月27日14時,廣州“早茶傳播鏈”已致10人感染。其中包括確診4例、無癥狀感染者5例,以及茂名1例無癥狀感染者,均與此相關。
由于此次荔灣區(qū)首例本土確診者,感染的是來自印度的突變株,但她近期沒有高風險地區(qū)或境外旅行史,病毒從何而來?一直備受關注。
此前,官方通報稱,荔灣區(qū)首位本土確診者不排除是“意外暴露”造成偶發(fā)感染。如何理解“意外暴露”?
復旦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教授姜慶五對此解釋:首先,廣州疫情廣州方面調查的很認真、很仔細,傳播鏈條非常清楚。同時,隨著調查的深入,將來這個“意外暴露”造成的偶發(fā)感染,可以用更好的名詞和表述來解釋。
“但不管怎么說,患者發(fā)病前14天一直在廣州生活,而成為境外輸入關聯(lián)病例,我認為這次感染,有可能是由一次沒被我們關注到的疏忽而引起的。”姜慶五說。
北京日報#如何理解廣州本次疫情首例患者“意外暴露”? 復旦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教授 姜慶五:首先,這次廣州方面調查的很認真,很仔細,傳播鏈條非常清楚。同時我也覺得,隨著調查的深入,將來這個“意外暴露”造成的偶發(fā)感染,可以用更好的名詞和表述來解釋。但不管怎么說,患者發(fā)病前14天一直在廣州生活,而成為境外輸入關聯(lián)病例,我認為這感染,有可能是由一次沒被我們關注到的疏忽而引起的。
廣州疾控中心根據(jù)流行病學調查,總結出本次疫情傳播的兩個特點:
第一是,感染者之間有近距離密切接觸,通過共同居住、共同就餐、共同托管等,相對密閉的場合受到感染后造成的傳播,感染者之間有明確的傳播鏈條。
第二是,傳播速度快,傳播力強。體現(xiàn)在病毒可以通過吃一頓飯,短暫的非直接接觸,就可以造成傳播。
這再次提醒我們,病毒非常狡猾,我們不能有任何一絲松懈。面對新冠病毒,寧可“十防九空”,也不能不設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