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半年報透露出什么信號?經濟當下階段恢復到了什么水平?
7月15日上午,備受關注的經濟“半年報”發(fā)布,怎么看中國上半年的這份經濟成績單?全球疫情走勢錯綜復雜,外部環(huán)境不穩(wěn)定不確定因素較多,中國經濟的下半年又該如何走?《新聞1+1》連線宏觀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共同關注:經濟半年報,透露出怎樣的信號?

從受到疫情影響到現在,我們國家的經濟當下階段恢復到了什么水平?
劉元春:目前我們恢復的階段處于一個穩(wěn)定復蘇,逼近常態(tài)的通道之中,復蘇的基礎進一步穩(wěn)固,復蘇的結構進一步優(yōu)化,同時復蘇的動力進一步強化。
如果把上半年GDP的增幅做一個分段來看,一季度同比增長18.3%,二季度同比增長7.9%,二季度的增幅遠遠落后于一季度。但是再疊加去年進行兩年平均的話,兩年平均增長第一季度是5%,第二季度是5.5%,這是緩慢的增幅。怎么看待?
劉元春:首先同比這樣的參數可能會受到去年基數的影響,去年一季度我們的GDP同比負增長6.8%,到了四季度呈現出正增長6%,所以說去年呈現出來的是前低后高的態(tài)勢。因此它所導致的基數效應就會呈現今年前高后低的態(tài)勢,但是這種態(tài)勢并不說明中國經濟的復蘇在放緩。我們必須要考慮去年一季度、二季度很低,特別是一季度是一個大坑,我們會在同比上表現出強勁的反彈。所以為了彌補同比增速參數的缺陷,國家統(tǒng)計局就公布了兩年平均增長速度。從兩年平均增長速度就把基數效應,相對的緩和了,所以一季度是5.0,二季度5.5,這個季度能夠反映出我們復蘇在逐步加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參數就是環(huán)比增速,一季度是0點幾,二季度能夠提升到1.3,這也說明我們經濟復蘇的動能在進一步的強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