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wǎng)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wǎng) > 知識大全

你知道二百五的來歷嗎?二百五是如何誕生的

2019-02-27 10:33:02來源:四海網(wǎng)綜合

QQ��ͼ20190227104030.jpg

  其他說法

  從前有一個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賣傳家至寶,寶物上寫“賣金二百五十八兩”,結果他賣的時候有人和他討價還價,硬是只給250,他想250就250,于是賣得金子250兩,很多人笑話他少要了8兩金子,笨蛋一個。從那以后人們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稱為二百五。

  到了現(xiàn)代,據(jù)說有人學唱歌星伍佰的歌,怎么也學不象。別人說他頂多算半個五百。

  山東棗莊、微山、江蘇徐州方言“半熟(讀作‘半浮’)”就是“二百五”的意思,這里把傻瓜或說話不正經(jīng)、辦事不認真、處事隨便、好出洋相的人稱為“半熟(讀作‘半浮’)”。

  綜上,“二百五”的來歷可真謂五花八門。不過,“二百五”不是一個很古老的詞,不用說《爾雅》、《說文》、《康熙字典》不載,即便《辭源》、《辭!芬膊灰娵欅E,只有《現(xiàn)代漢語詞典》收有詞條,卻也未標明出處,只提示了一句“半瓶醋。”“半瓶醋”出自元雜劇《司馬相如題橋記》:“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讀幾句書,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何謂“半瓶醋”,即“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比喻一知半解卻好人前賣弄,也叫“半吊子”。

  在稍早的文字記載中,清代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發(fā)表于1903年-1905年)第八十三回:“原來他是一個江南不第秀才,捐了個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說的也是“錢數(shù)”。所以,分析來看,猜測“二百五”一詞很可能產(chǎn)生于晚清民初。至于“半吊子”,可能就更早一些了。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wǎng)用戶wangning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知識大全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jīng)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