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包拯的臉真的是黑色嗎?包拯臉上為什么有月牙
2019-02-27 15:34:04來源:四海網(wǎng)綜合
戲曲中的包大人額上有月牙兒獨成體系
很少有哪位古代官員像包拯這樣頻繁地出現(xiàn)在歷朝歷代的戲劇舞臺上,并形成了獨特的“包公戲”。有關包公的戲曲劇目很多,而且涉及京劇、豫劇、徽劇、淮劇等多個劇種,比較出名的劇目有《貍貓換太子》、《鍘美案》等。京劇中,包公屬于“生、旦、凈、末、丑”中的“凈”,分得更細一點,包拯屬于“正凈”,又叫唱功花臉。“唱功花臉還有兩個別稱,一個叫銅錘,另一個叫黑頭,其中黑頭名稱就是因為包拯而得來的。”從元代雜劇開始,包公的臉上逐漸有了月牙花紋。1995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節(jié)目《包龍圖》中八個“包公”同臺登場,分別演唱不同包公戲中的經(jīng)典唱段。人們發(fā)現(xiàn),這八個包公臉譜上的月牙各有不同。有圓的、有扁的;有朝左的、有朝右的;問到這是否有什么特殊含義,京劇院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包公頭上的月牙形狀并沒有固定樣式,以前多是朝右,但后來就放寬了限制,一些名家往往有自己獨特的畫法。”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wǎng)用戶wangning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知識大全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nèi)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nèi)容可能未經(jīng)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