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wǎng)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wǎng) > 知識大全

小暑習俗有哪些?小暑節(jié)氣民間14個習俗詳細介紹

2019-06-27 10:16:55來源:四海網(wǎng)綜合

  小暑習俗有哪些

  13、撲流螢

  螢火蟲是益蟲,吃各種害蟲,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十分有利。螢火蟲有雌雄兩種,雄蟲體黃頭黑,有復眼,翅柔軟,上面布滿點線;雌蟲沒有翅,形狀如蛆。雌雄蟲尾端都有發(fā)光器,呼吸時,空氣流人,發(fā)生氧化作用,發(fā)出光亮,十分美麗。夏季小暑節(jié)氣期間,雌蟲在水草里產(chǎn)卵,蟲卵也發(fā)微光,大約大暑前后小螢火蟲飛出。晉代的車胤家貧,讀書沒錢買燈油,于是在夏天用錦囊裝進數(shù)十只螢火蟲來照亮讀書(見《晉書·車胤傳》)。隋朝建立十五年時,隋場帝在東都錄華宮征集來螢火蟲數(shù)解,晚上出游到山野,將螢火蟲全部放出,竇時螢光閃爍,遍布巖谷(見《隋書·場帝本紀》)。《演繁露》引沈存中的《清夜錄》:“丁朱崖敗,有司籍其家,有絳紗籠數(shù)個,大率如燭籠,而無跋無蟲也,名聚螢囊,有火之用,無火之熱,亦已巧矣。”大概螢火蟲的螢光雖然微弱,然而在一個地方聚集多了,也十分光明。夏夜里,孩子們還往往用蛋殼,或者薄紙,或者白云母片,制成透明的火籠,將螢火蟲放在其中,螢光忽明忽暗。拿著把玩欣賞,名為螢火蟲燈。

  14、游勝景

  小暑夏日的傍晚,夕陽西下,涼風習習,人們或休憩于庭院,或泊船于柳塘,或泛舟于大河,以消滌酷暑。國內(nèi)著名的風景勝地,如蘇州的虎丘山塘,南京的秦淮、后湖,揚州的瘦西湖,蕪湖的陶塘,紹興的東湖,嘉興的南湖,杭州的西湖,廣州的荔枝灣,北京的三海,天津的青龍?zhí),濟南的大明湖,南昌的百花洲,桂林的漓江,昆明的滇池,都給人們提供了消夏解暑的好去處,有條件者不妨一游。

  炎炎夏日,不論老幼男女,借水消暑,最是愜憊。游船之上,披襟當風,山光水色,盡人心胸,晚上人港,則燈火輝煌。四面八方的游人聚集一起,泛炯中流,月色與波光相接,燈光與水光相映,或者美酒佳肴,管弦競奏;或者茶香裊裊,品茗閑話。在山水雅趣、逸興閑情之中放松身心,實在是消夏的樂事了。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wǎng)用戶wangning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知識大全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nèi)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nèi)容可能未經(jīng)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guān)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