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錄取通知書已發(fā)放 京師大學堂匾額莊重古樸
打開這張錄取通知書,就打開了北大的風景之門,從此滿載歷史的風物與青春洋溢的校園將長伴身邊。
曾經(jīng)的北大在家國罹難時頂風冒雨前行,在社會發(fā)展時勇立潮頭,在時代競逐時中流砥柱,文可指點江山,理可辨通自然,工可立起高樓,商可經(jīng)世濟民。
今天的北大亦是自由開放、兼容并包的知識殿堂。開拓進取,勇于創(chuàng)新,力爭一流,走向世界,三尺講臺上有授業(yè)解惑,臺下也有爭鳴論道,圖書館與實驗室里永遠有一盞燈為你而亮。
打開這張錄取通知書,就是打開了北大的知識之門。在一流的硬件設施支持下,每位學子都能常與大師益友攜手前行,盡情追逐夢想,創(chuàng)造無限可能。
一個世紀的漫長積淀與數(shù)代學者的深厚修養(yǎng)造就了今天的北大。這是一所曾與民族與國家命運共沉浮的學府,辛亥革命與新文化運動的風從遙遠的民國吹來,仍然在紅樓飛雪中盤旋,“鐵肩擔道義,妙筆著文章”的文人使命仍然在每一寸講臺上一呼百應,回響不息,敢為天下先的家國責任依然是烙印在每一位北大人靈魂中永不磨滅的準則。
打開這張錄取通知書,就打開了北大的精神之門,就是從先輩們手中接下筆與劍,接下它,就是接下北大一百二十年的擔當,接下身為北大人的榮譽與責任。
北京大學2019年錄取通知書已陸續(xù)發(fā)出,隨其一同寄送的還有來自七代北大人的七封信件。在建國七十周年之際,每位新生都將獲得這份穿越時空隧道而來的特殊禮物,與七位校友通過信件的形式分享初入燕園時別無二致的喜悅與求學路上的故事。
他們中有一生堅守莫高窟文物的“敦煌女兒”樊錦詩先生,有中法文化擺渡人“法蘭西騎士”董強教授,有開啟北大新百年的許智宏校長,也有勇攀珠峰的北大博士莊方東……
每封信都是一個故事,每封信都是一種祝福,他們秉持士人之風,堅守為新之路,在新中國發(fā)展的每一個時代奉獻著自己的力量,留下了不一樣的風景。更重要的是,這些穿越時光而來的信件包含的是歷代北大人不變的赤子情懷與家國關切,記述的是燕園往昔的似水年華與經(jīng)年累月不敢忘記的使命擔當。這是一份有溫度也有厚度的禮物,承載了北大代代相繼又時時立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