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wǎng)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wǎng) > 知識大全

一炷香的時間是多久?古人計時方式令人稱奇

2019-09-03 11:37:59來源:四海網(wǎng)綜合

  除了“一炷香”,還有一盤香、一爐香

  人們還經(jīng)常用模子把香粉末壓印成固定的字型或花樣,稱之為“香荒”。如唐宋時,就有人將香料搗成末,調(diào)勻后灑在銅制印盤里,做成荒文“心”字的形狀,燃其一端,整個香荒就會循序燃盡,用以計時。人們還在香荒上刻上刻度,將一晝夜劃分為一百個刻度,這種香又稱為百刻香,常被道觀、寺院用作計時器。元代著名的天文學家郭守敬還曾制出過精巧的“屏風香漏”。通過燃燒時間的長短來對應相應的刻度以計時,這種方式在民間流傳很廣。

  用香計時,可謂古人智慧的結晶。更能反映中國人的聰明巧智與審美情趣的是,人們把香做成各種圖形,借此寄語對生活的美好期待。以表祈求長壽、賀喜慶祝的樸素心愿,而這恰恰回歸了用香的本意——祈禱上蒼,降福人間。

  一炷香的時間是多久呢?就是一個小時啦,古人的智慧真的令人佩服,多去了解古時候的一些趣事,你會發(fā)現(xiàn)更多。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wǎng)用戶wangning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知識大全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nèi)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nèi)容可能未經(jīng)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