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來歷和意義 國歌由來50字簡介
2019-09-27 08:16:18來源:四海網(wǎng)綜合
他先擬就了一個反映國統(tǒng)區(qū)知識分子從苦悶、彷徨中勇敢地走向抗日前線的電影文學故事梗概,其中為影片主人公——詩人辛白華創(chuàng)作的長詩《萬里長城》寫的最后一節(jié)詩稿,就是后來作為影片《風云兒女》主題歌的《義勇軍進行曲》歌詞原稿。故事梗概剛擱筆,田漢就不幸被捕入獄了。于是,著名戲劇家夏衍就接替田漢未完成的工作,把故事梗概改編成電影劇本《風云兒女》。
在改編過程中,夏衍發(fā)現(xiàn),田漢是在倉促之中將歌詞寫在一張香煙錫紙的襯紙上,放在稿本的最后一頁的。他就把歌詞交給了聶耳。聶耳看到田漢的歌詞后,備加贊賞,并表示要為它譜曲。聶耳剛譜了一個初稿就東渡日本去了,《義勇軍進行曲》的定譜是由他從日本寄回的。在編劇和譜曲過程中,曾對田漢的原歌詞作了某些修改,把“冒著敵人的飛機大炮”,改成“冒著敵人的炮火”,在歌詞的末尾,因旋律的需要,又在“前進,前進”之后加上了“前進,進”。1935年5月16日出版的《電通畫報》上,首次刊出了《義勇軍進行曲》的影寫譜,電影《風云兒女》也在同年7月正式公映。從此,《義勇軍進行曲》如一聲春雷,響徹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和長城內(nèi)外,激勵著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為中華民族的生存而前赴后繼,浴血奮戰(zhàn)。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wǎng)用戶wyh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知識大全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nèi)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nèi)容可能未經(jīng)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