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內網購退款624筆被淘寶起訴 職業(yè)吃貨靠什么掙錢
淘寶起訴"職業(yè)吃貨"勝訴
去年6月7日至16日,周某在淘寶下了289筆訂單。當月申請退款281筆,其中退款成功277筆。
嘗到甜頭之后,周某又如法炮制。去年7月1日至5日5天時間里,又瘋狂下單了344筆,然后陸續(xù)申請退款343筆,其中退款成功335筆,實際退款金額18842.53元。
這樣下來,相當于一個多月時間,周某總共計下單633筆,申請“僅退款”624筆,退款成功612單。
淘寶平臺很快發(fā)現了里面的異常。比如6月12日下的訂單里,大多是燈具和禮物訂單,7月1日是大量童鞋訂單,而7月4日變成了墨鏡和雨傘。這并不是一個正常買家的行為。
去年12月,淘寶網將周某起訴至杭州互聯網法院,訴求法院判令被告賠償淘寶網經濟損失1元、合理支出(律師費)1萬元。
杭州互聯網法院經審理后,在判決中明確界定周某行為非正常消費行為,并判決被告周某賠償淘寶網經濟損失1元及合理支出(律師費)1萬元。
周某為何退款“成功率”這么高?根據淘寶規(guī)則,涉及到假貨的退款申請,可以申請僅退款,如果假貨理由成立,被告不需要上傳假貨憑證即可退回貨款。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判決書顯示,隨機抽取的5筆訂單中,周某的退款理由一模一樣:“商家實際出售的品牌,并不是描述參數中填寫的品牌,此行為符合淘寶規(guī)則假冒品牌標準,也屬于品牌描述嚴重不符,我會給予投訴淘寶小二,要求按照淘寶扣分下架商品!”甚至退款理由中,連錯別字也一樣。
根據數據分析,淘寶網方面認為,周某在下單時明顯是通過輸入某一類型商品,然后根據搜索結果在同一時間大批量快速下單購買。
淘寶網方面認為,平臺每天會發(fā)生大量的交易糾紛,這些糾紛能夠得到普遍解決而沒有上升到訴訟案件的原因,很多是基于賣家在一些事實不清的情況下愿意擔責,被告正是利用了賣家這種肯于擔責的心理。
除了虛假退貨,周某還通過加微信或者電話等方式要求賣家支付五六百元不等的賠償金,存在惡意退款并涉嫌敲詐賣家以謀取非法利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