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wǎng)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wǎng) > 知識大全

87版紅樓夢演員重聚 87版紅樓夢為什么能成為經(jīng)典?

2019-12-25 14:16:56來源:四海網(wǎng)綜合

QQͼƬ20191225141903.png

  延伸閱讀:87版紅樓夢為什么能成為經(jīng)典?

  1987年,電視劇《紅樓夢》在央視首播,收視率高達70%,可謂萬人空巷、盛況空前。隨后,掀起了一股“紅學”熱潮。迄今為止,該劇已在各大電視臺重播千余次,塑造的諸多熒幕形象深入人心。

  87版紅樓夢能成功?

  劇作生產(chǎn)耗時五年,演員集訓三年。大多數(shù)演員并非專業(yè)出身,通過推薦或自薦的方式來到劇組,為了打造一部好劇,共同學習、訓練、生活了三年。拍攝完成之后,他們各奔前程,只有很少人還留在影視圈。

  為了確保內容品質,該劇還組成了顧問委員會,主任王昆侖,副主任王朝聞,成員包括朱家溍、沈從文、啟功、周汝昌、楊乃濟、曹禺、蔣和森、戴臨風等。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美學家、文學家、劇作家、翻譯家等。

  將《紅樓夢》這部恢弘巨作搬上銀幕,難度可想而知。80年代的中國,掀起了“美學熱”“文學熱”,各種西方理論紛至沓來。后結構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在歐美已是風起云涌。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電視劇《紅樓夢》并未采取戲說的方式或者解構的姿態(tài),而是忠誠地再現(xiàn)文學經(jīng)典中的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忠于原著并非影視劇改編的絕佳路徑,但一定是1987年版《紅樓夢》的制勝法寶。劇中,黛玉進府、元妃省親、群芳夜宴等段落頗受贊譽。

  從臺詞上看,對白多取自小說原著,文言與白話結合,古樸和通俗兼顧。在音樂方面,作曲家王立平耗時4年半創(chuàng)作了13首配曲及其他背景音樂,《枉凝眉》《葬花吟》《晴雯歌》《聰明累》《分骨肉》等幾首歌感人至深、經(jīng)久流傳,成為一代人的紅樓記憶。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wǎng)用戶sunlu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知識大全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jīng)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