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軼團隊從穿山甲中發(fā)現冠狀病毒 多批次穿山甲樣品檢測呈冠狀病毒陽性
穿山甲可能冠狀病毒長期宿主,但和2019-nCoV并非最接近親緣關系
新型冠狀病毒屬于β冠狀病毒屬的Sarbecovirus亞屬,此前已有一些研究注意到,Sarbecovirus亞屬的冠狀病毒成員均經歷了廣泛的基因重組。
為了驗證上述觀點,研究團隊進一步進行了重組分析重組,分析顯示,蝙蝠冠狀病毒ZC45和ZCS21可能是重組體,包含多個SARS-CoV相關譜系(基因組區(qū)域2、5、7)和2019-nCoV相關譜系的基因組片段,包括來自此次穿山甲的基因組片段(區(qū)域1、3、4、6、8)。
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團隊觀察到穿山甲冠狀病毒、蝙蝠冠狀病毒RaTG13和2019-nCoV之間推測的重組信號。特別是,盡管2019-nCoV與蝙蝠冠狀病毒RaTG13在病毒基因組的其余部分關系最為密切,但2019-nCoV和廣東穿山甲的受體結合域(RBD)氨基酸同源性為97.4%,而RaTG與2019-nCoV的受體結合域的氨基酸同源性僅為89.2%
事實上,廣東穿山甲冠狀病毒和2019-nCoV在RBD的5個關鍵殘基上擁有相同的氨基酸,而RaTG13和2019-nCoV只有一個氨基酸相同。然而,只針對RBD的同義位點系統發(fā)育分析顯示,廣東穿山甲冠狀病毒并非2019-nCoV的最接近親緣關系。
因此,研究團隊推測,廣東穿山甲冠狀病毒與新冠病毒之間的氨基酸同源性可能是由于選擇性介導的趨同進化,而不是重組引起的。當然,根據現有數據仍然很難判斷。
論文提到,雖然任何趨同進化的驅動因素都是未知的,但就和重組一樣,它的可能發(fā)生,都將進一步突出中間動物宿主在人類病毒暴發(fā)的作用。
迄今為止,穿山甲是除了蝙蝠之外,唯一被認和2019-nCoV相關冠狀病毒感染的哺乳動物。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在穿山甲中發(fā)現了2個相關的冠狀病毒譜系,它們都與22019-nCoV相關。這表明穿山甲可能是這些病毒的長期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