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wǎng)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wǎng) > 知識大全

張文宏不感染的秘訣是什么?不感染的秘訣有一個關鍵點

2020-03-26 10:45:50來源:四海網(wǎng)綜合廣州日報

  記者:很多人都在關注疫苗的進展,您能介紹下嗎?

  張文宏:在中國各條疫苗戰(zhàn)線上,進展都挺快,也都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疫苗從動物試驗有效,抗體出來,到人體的臨床研究,再用于人身上,需要一個非常嚴格的過程,哪怕再著急,流程也不能缺。因為疫苗是用在人身上,安全性要有極大的保障。最順利大概也要一年左右的時間,到時候中國的病例可能都沒有了,又讓誰來做臨床試驗呢?如果這個疫苗是中國做的,拿到國外去做臨床試驗,人家又愿不愿意接受呢?這些都是問題。所以,我們說疫苗是為了明天而準備的,誰也不知道疫情會不會再來一波。

  記者:據(jù)了解,您主編的《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發(fā)布后廣受追捧。隨后被翻譯成了英語、意大利語、波斯語、越南語等多個語種傳向世界。

  張文宏:對,現(xiàn)在世界各地都在問我要,我連一分錢版權費都沒收(笑)。

  記者:很多人希望在疫情結束后,能聽您談談愛情觀,講講育兒經(jīng),并且跨界再出幾本書。

  張文宏:這大可不必,我比你們高明的地方,就是對新冠病毒的了解。至于其他的,年輕人都比我懂得多,我已經(jīng)out了。

  記者:采訪您之前,心里挺忐忑的,因為之前有記者被您“懟”過,所以稍微有些擔心。

  張文宏:那件事啊(“喊停記者提問”一事),我不愿意回答,是因為我一般拒絕跟大家直接討論具體的細胞類型,這種話老百姓聽不懂,我們沒必要把這個展現(xiàn)在公眾面前,因為你不應該講大家聽不懂的語言。

  我和記者溝通,實際上是在通過記者與公眾溝通。這次疫情非常特殊,要控制好,就必須要發(fā)動公眾,如果大家不理解不配合,疫情是控制不好的。所以一定要講老百姓聽得懂的話,就是這么個道理。

  如果只講官話,那沒人喜歡看,但如果你講得很有意思,就容易被網(wǎng)友斷章取義,都不聯(lián)系上下文語境。年前疫情剛剛暴發(fā)時,我提到上海的風險很大,因為春節(jié)期間,每天進出上海的人很多,我這么說,也是想提醒大家認真做好防護,但是年后上海準備復工的時候,這句話又被網(wǎng)友拿出來說了。

  前兩天,我在“華山感染”中發(fā)的那篇文章(《張文宏:大流行狀態(tài)下的國際抗疫與中國應對——國際戰(zhàn)疫動態(tài)與展望(二)》),短短一天時間內,在微博上的轉發(fā)閱讀量接近十個億,很多媒體摘了里面的一句話做標題,一下子傳播開了。斷章取義、標題黨,都太可怕了。

  記者:您怎么看待自己的這波“硬核”圈粉?

  張文宏:我就是個普通人,疫情過后,一切隨風而散。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wǎng)用戶wangning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知識大全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jīng)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