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寫詞的宋朝女子

時間:2012-08-24   投稿:maxiaoling   在線投稿:投稿

  八十七。前生應是負償他——春娘

  記得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歷史是真的人名,假的事。小說是假的人名,真的事。此話雖有點片面,但細想也有它一定的道理。

  宋朝的說書人藝人,常把民間口頭相傳的故事拿來加工潤色,并經(jīng)過整理后刊印成說書時必備的一個底本,這就是話本小說。如我們熟知的崔鶯鶯和杜十娘等人物的故事,最初就都是以話本小說形式出現(xiàn)的。

  蕭回和春娘的故事,正是出自話本小說中的人物。此話本小說今已佚失,具體故事情節(jié)也不得而知!度卧~》中介紹蕭回:字希顏,聘春娘為妻,未婚,遭亂失之。并收錄一首《應景樂》的詞:

  金陵故國。極目長江浩渺。千重隔。山無際,臨湍怒濤磧。俯春城葦寂。芳晝迤邐,一簇煙村將晚,嚴光舊臺側(cè)。

  何處倦游客。對此景惹起離懷,頓覺舊日意,魂黯愁積。幽恨綿綿,何計消溺。回首洛城東,千里暮云碧。

  而春娘的作品,則是她在墻壁上書寫的一篇序言和一首《阮郎歸》的詞,經(jīng)后人抄錄如下:

  妾本金陵人也。因父受官于上國,妾生于長安,長于洛安。是年十五也。時守香閨,慣聞歡樂,豈識干戈。一旦胡虜兵升四海,干戟山川,妾不幸生于此時,凌霄失寄于喬松,兔絲徒忘于巨木。兄嫂愚濁,使妾待陷于虜庭,無由得脫。鶴脛雖長不可截,鳧脛雖短不可續(xù),此分定也。請過往君子覽之勿笑。妾身許良人下歸,杳無音信。長安既失,未知存亡,一命孤苦。夜寢一夢難成,愁眉易鎖難開。鎮(zhèn)日懨懨,離情默默。秦晉未通,良人待失,妾之不幸。今過舊都,故書于壁,希顏過此請覽。言不盡意,意不盡言,復書阮郎歸一闕于后:

  胡虜中原亂似麻,此景依稀似永嘉。丁珠片玉落泥沙,何時返翠華?

  呈祥鸞鳳失仙槎,因循離恨加。前生應是負償他,思量無岸涯。

  有了這段文字,模糊的故事情節(jié)一下子就變得清晰了起來。通過“長安既失”這四字帶來的信息,我們可以準確地斷定她生活的歷史時期應是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變”的第二年。因為正是這一年,金軍西路主帥完顏婁室攻破了長安。作者字里行間透著幾分嬌憨可愛,同時又深深地蘊含了悲苦凄惻之意,看后著實讓人嘆息之余,徒生一顆憐憫之心。其意思大致翻譯如下:

  小女子本是南京人,因父親曾在朝廷做官,所以我雖出生于長安,卻在洛安長大的。我今年十五歲,以前在深閨的時候,我是多么的無憂無慮,又何曾見過這番真刀實槍的場面?眼前狼煙四起,金兵進犯著中原,我感覺生活在這個世道,是很不幸的。此時的我,就像凌霄花沒有了對喬松的攀附,就像兔絲草再也不能纏繞在古木上了。忽然間,完全就失去了對親人依靠?珊薨,我那愚昧的哥哥和狠心的嫂子,他們?yōu)榱俗詡逃命居然把我拋棄了,害我差點就成了金兵的俘虜。倘若不小心真被金人抓住了的話,那是很難逃脫的。

提示:試試"← →"鍵可實現(xiàn)快速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