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必讀散文 只因為年輕啊(2)

臺下坐的是大學一年級的學生,而我,是置身在這二百人大教室里偷偷旁聽的一個。
從一開學我就昂奮起來,因為在課表上看見要開一門《社會科學概論》的課程,包括四位教授來設(shè)“政治”“法律”“經(jīng)濟”“人類學”四個講座。想起可以重新做學生,去聽一門門對我而言嶄新的知識,那份喜悅真是掩不住藏不嚴,一個人坐在研究室里都忍不住要輕輕的笑起來。
“經(jīng)濟學就是把‘有限資源’做‘最適當?shù)陌才?rsquo;,以得到‘最好的效果’。”
臺下的學生沙沙的抄著筆記。
“經(jīng)濟學為什么發(fā)生呢?因為資源‘稀少’,不單物質(zhì)‘稀少’,時間也‘稀少’,——而‘稀少’又是為什么?因為,相對于‘欲望’,一切就顯得‘稀少’了……”
原來是想在四門課里跳過經(jīng)濟學不聽的,因為覺得討論物質(zhì)的東西大概無甚可觀,沒想到一走進教室來竟聽到這一番解釋。
“你以為什么是經(jīng)濟學呢?一個學生要考試,時間不夠了,書該怎么念,這就叫經(jīng)濟學啊!”
我愣在那里反復想著他那句“為什么有經(jīng)濟學——因為稀少——為什么稀少,因為欲望”而麻顫驚動,如同山間頑崖愚壁偶聞大師說法,不免震動到石骨土髓格格作響的程度。原來整場生命也可作經(jīng)濟學來看,生命也是如此短小稀少啊!而人的不幸卻在于那顆永遠渴切不止的有所索求,有所躍動.有所未足的心,為什么是這樣的呢?為什么竟是這樣的呢?我癡坐著,任淚下如麻不敢去動它,不敢讓身旁年輕的助教看到,不敢讓大一年輕的孩子看到。奇怪,為什么他們都不流淚呢?只因為年輕嗎?因年輕就看不出生命如果像戲,也只能像一場短短的獨幕劇嗎?“朝如青絲暮成雪”,乍起乍落的一朝一暮間又何嘗真有少年與壯年之分?“急把盞,夜闌燈滅”,匆匆如赴一場喧嘩夜宴的人生,又豈有早到晚到早走晚走的分別?然而他們不悲傷,他們在低頭記筆記。聽經(jīng)濟學聽到哭起來,這話如果是別人講給我聽,我大概會大笑,笑人家的濫情,可是……。
“所以,”經(jīng)濟學教授又說話了,“有位文學家卡萊亞這樣形容:經(jīng)濟學是門‘憂郁的科學’……”
我疑惑起來,這教授到底是因有心而前來說法的長者,還是以無心來渡脫的異人?至于滿堂的學生正襟危坐是因歲月尚早,早如揭衣初涉水的淺溪,所以才凝然無動嗎?為什么五月山桅子的香馥里,獨獨旁聽經(jīng)濟學的我為這被一語道破的短促而多欲的一生而又驚又痛淚如雨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