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動的音符

我不是作曲家,但我迷戀作曲家譜寫的優(yōu)美樂章;我不是歌唱家,但愛傾聽歌唱家的動情歌唱;我不是演奏家,但愛看演奏家聲情并茂的演奏;我不是指揮家,但欣賞指揮家導(dǎo)演的宏偉交響樂章!
童聲的歌謠伴我走過天真的童年;青春之歌的激情伴我渡過了漫長的苦讀寒窗并踏入社會之門;進行曲的節(jié)拍和著我中年沉重的腳步;夕陽之歌的渾厚伴隨我滄桑的晚年。
音樂,它是我人生的親密伴侶,它伴我走過了喜與悲、苦與樂、愛與恨交織的心路里程,它伴我渡過了演講與沉默、熱烈與孤寂、坦途與坎坷的多彩人生!
英國著名的音樂家科柯說:“音樂本身就是一座黃金燦燦的世界”;德國偉大的詩人歌德說:“音樂能夠最充分地表現(xiàn)心靈”。音樂是啟迪人類心靈在天空的翱翔的云雀之聲,音樂是人們眺望大千世界的窗口,音樂是人們感知過往舊事的詩章,音樂是人們憧憬理想境界的長笛,音樂是思想的階梯,音樂是靈魂的清潭。
音樂是一種情感的語言,欣賞音樂是一種美的享受,經(jīng)常聆聽音樂,能使人受到美的熏陶。音樂的力量是無法抗拒的,音樂用它的優(yōu)美的旋律抒發(fā)著人們豐富多彩的感情,以它無窮的魅力震撼著人們的心靈!
音樂不是神秘叵測、深不可及的東西,它是對生命的體驗、是人內(nèi)心深處的共鳴、是情感的真實傾訴。那協(xié)調(diào)勞動、消除疲勞、鼓舞意志的勞動號子;那統(tǒng)一步伐、樹立勝利信心的軍隊進行曲;那表達人間真情、進行情感交流的抒情歌曲;那歌唱偉人、慶祝勝利、憧憬未來的頌歌和贊歌;那寄托人們對已逝者哀思的哀樂……這一切不都是來自于人民,來自于社會的各種實踐活動嗎?
無庸置疑,欣賞音樂須有一定的音樂修養(yǎng),但聽音樂畢竟和聽外語不同,音樂天生容易打動人,容易與人溝通。人們在生活中都在不同程度上從不同的角度欣賞著音樂,感受著音樂帶來的愉悅和激動。
音樂已經(jīng)深深地融入我的生活,融入我的靈魂,成為我生活的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當(dāng)我傾聽羅大佑的《童年》時,就勾起了我對天真無邪的童年的美好回憶;當(dāng)我傾聽老狼的《同桌的你》時,就仿佛看到了苦讀求知時的同窗學(xué)友;當(dāng)我傾聽陳妃平的《永遠到底有多遠》時,就好像聽到年輕朋友追求美好愛情的哀婉嘆息;當(dāng)我傾聽鄭緒嵐的《太陽島上》,就憶起我年輕時出差哈爾濱的情景;當(dāng)我傾聽朱明瑛的《大海啊故鄉(xiāng)》,就憶起我乘輪船在海上的激情時光;當(dāng)我傾聽翁素英《人在旅途》時,就憶起我中年在坎坷旅途中孤單寂寞思念親人的憂傷心情;當(dāng)我傾聽佟鐵鑫的《夕陽紅》時,我仿佛漫步于夕陽光輝沐浴的田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