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兩種變異株會產生第三種新毒株 應對方法:進一步擴大疫苗的接種
截至目前,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共命名追蹤11種新型變異株,將其中的4種列為“受關注的對象”(Variant of Concern)——最早發(fā)現(xiàn)于英國的Alpha(B.1.1.7)、發(fā)現(xiàn)于南非的Beta(B.1.351)、發(fā)現(xiàn)于巴西的Gamma(P.1),及發(fā)現(xiàn)于印度的Delta(B.1.617.2)。
Alpha、Beta和Gamma變異毒株共享一種被稱為“ N501Y ”的刺突蛋白基因。這種突變被認為可以強化病毒對細胞的感染力,也使病毒更容易傳播。
但綜合對比之下,Delta變異株以其突出的傳染性和免疫逃逸情況,被WHO稱為“傳播最快和最有適應性的”病毒。
有專家提醒,突變不是新冠病毒變異的唯一途徑,感染兩種不同變異株會產生第三種新毒株。
感染德爾塔毒株
病毒載量是原毒株1260倍
目前,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已出現(xiàn)“德爾塔”毒株相關病例。
7月發(fā)布的一份研究結果顯示,感染德爾塔毒株的患者平均在接觸病毒4天后首次被檢測到,也就是潛伏期為4天,而感染原始毒株的患者為6天,這表明德爾塔毒株的復制速度要快得多。
并且,感染德爾塔毒株患者的病毒載量是原始毒株的1260倍,轉陰時間達13到15天,顯著長于原始毒株的7到9天。
“拉姆達”具有高度傳染性
且對疫苗更具抵抗力
除了德爾塔,新冠變異毒株——“拉姆達”毒株也是來勢洶洶。
一項新的研究指出,目前正在南美地區(qū)快速傳播的拉姆達變異株,與原始版本相比,具有高度傳染性,對疫苗的耐藥性也更強。
目前,“拉姆達”毒株已擴散至全球30個國家。有分析認為,按照目前的傳播趨勢,拉姆達有可能取代德爾塔,成為下一階段全球流行的優(yōu)勢毒株。
世衛(wèi)組織:希臘字母不夠用
變異毒株或以星座命名
據(jù)英國天空新聞電視臺報道8月8日報道,世衛(wèi)組織新冠疫情技術部門負責人瑪利亞·范克爾霍夫表示,世衛(wèi)組織正在為新冠變異毒株尋找新的命名方式,以防24個希臘字母不夠使用。
“我們可能會用完希臘字母,但我們已經在研究下一個系列的命名。”范克爾霍夫表示,“我們實際上正在考慮以星座命名。”
應對方法:
進一步擴大疫苗的接種
8月4日,在上海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fā)布會上,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也表示,病毒會不斷變異,變異以后,疫苗對它的防控不是百分之百,當防護有效率有所下降時,解決方法就是要進一步擴大疫苗的接種,通過疫苗的接種來對付病毒的變異。
“如果一旦世衛(wèi)組織確認病毒變異已經完全逃避了疫苗對它的作用,針對病毒的疫苗也會隨之被研發(fā)出來。”張文宏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