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返還文物 國家博物館將舉辦專題展覽
原標題:意大利返還中國796件套流失文物抵達北京
四海網訊 4月10日,在北京海關人員的現(xiàn)場監(jiān)管下,文物由航班貨艙卸下。當日,意大利返還中國的796件套流失文物抵達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將為此舉辦專題展覽。
據(jù)新華社最新消息,796件套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9日在意大利米蘭的馬爾彭薩機場被送上返回中國的飛機,這意味著這些漂泊海外多年的中國文物正式開啟了“歸鄉(xiāng)之旅”。
這次“回家”的796件套文物時間跨度長達5000年,上至新石器時代,下至明清民國時期,器物種類多樣,保存狀況較為完好,總體價值很高,是中國歷史各時期生產生活場景、精神生活面貌、文明發(fā)展進程的實物見證。
機場及貨運公司人員8日已經將796件打包好的文物按規(guī)格裝到了集裝板上,為文物上機作好準備。當?shù)貢r間9日15時20分(北京時間9日21時20分),負責裝運這些文物的中國國航客機從米蘭起飛,預計將于北京時間10日晨抵達北京。
唐代彩繪駱駝(返還編號360),駱駝作昂首嘶鳴狀。
同樣不簡單的,還有這批文物的“回家之路”。2007年,意大利文物憲兵在本國文物市場查獲一批疑似非法流失的中國文物藝術品,隨即啟動國內司法審判程序。中國國家文物局得知相關信息后,立即對接意大利文化遺產主管部門,開展流失文物的追索返還工作。后歷經10余年漫長追索,意大利法院最終作出向中方返還796件套文物藝術品的判決。這是近20年來最大規(guī)模的中國文物藝術品返還。
今年3月23日,在兩國領導人共同見證下,中意雙方代表交換關于796件套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返還的證書。
除了這次的796件套文物之外,這些年輾轉回國的國寶你了解多少?
12月11日,國家文物局劃撥中國國家博物館青銅“虎鎣(yíng)”入藏儀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流失海外百余年的圓明園青銅“虎鎣”終于重回祖國的懷抱。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不完全統(tǒng)計顯示,全世界47個國家的200多家博物館藏有164萬余件中國文物。而根據(jù)中國文物學會的統(tǒng)計,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約有1000萬件之多……這些觸目驚心的數(shù)字刺激著華夏子孫的眼眸。近年來,國家文物局不斷探索促成流失文物回歸的多種途徑,成功促成了30余批次近4000件套流失文物回歸祖國。
國家文物局發(fā)布外國被盜文物數(shù)據(jù)庫
為保護人類文化遺產,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70年通過了《關于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呼吁各國采取必要措施打擊和防范文物非法進出口和非法交易行為,加強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國際合作。
建設外國被盜文物數(shù)據(jù)庫,是為了發(fā)動全社會抵制買賣他國被盜文物的行為。國家文物局表示,這是我國支持打擊文物非法販運國際合作的重要舉措。同時也呼吁社會公眾及文物領域人士,在參與文物流通活動時及時比照參考該數(shù)據(jù)庫,抵制買賣被盜文物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