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首頁

蘋果應用追蹤用戶數據 后臺刷新功能暗藏貓膩

2019-05-29 14:16:43來源:新浪網

QQ��ͼ20190529141722.jpg

  原標題:后臺刷新功能有風險!大批iOS應用被曝發(fā)送用戶數據

  四海網訊 北京時間5月29日早間消息,根據《華盛頓郵報》進行的一項隱私實驗,當允許后臺應用刷新時,一些iOS應用會利用這項功能定期向追蹤公司發(fā)送數據。

  《華盛頓郵報》記者喬福瑞·福勒(Geoffrey Fowler)與隱私公司Disconnect合作使用專有軟件來查看自己的iPhone運行情況。雖然有應用使用追蹤器并分享用戶數據并不令人意外,但利用后臺刷新功能發(fā)送數據的頻率還是令人驚訝。

  這些應用會發(fā)送手機號碼、電子郵箱、地理定位、IP地址等信息,其中包括微軟OneDrive、Mint、Nike、Spotify、The Weather Channel、DoorDash、Yelp、Citizen甚至《華盛頓郵報》自己的iOS應用。其中,Citizen共享的個人身份識別信息違反了它的隱私政策,而Yelp每過5分鐘就會發(fā)送信息,但該公司隨后表示這是一個漏洞。

  在持續(xù)一周的測試中,總共發(fā)現5400個追蹤器,多數都在應用內,Disconnect透露這些追蹤器總共可能在一個月的時間內發(fā)送1.5GB數據。

  應用內的追蹤器具備多種不同的目的,有的可以分析用戶行為,讓應用簡化廣告系列、對抗欺詐或創(chuàng)建精準廣告。例如,快遞應用DoorDash就被發(fā)現在應用內使用9個追蹤器,并分享設備名、廣告識別碼、加速計數據、配送地址、姓名、電子郵件和運營商等信息。

  DoorDash還使用來自Facebook和谷歌廣告服務的追蹤器,使得這些公司也可以在用戶使用DoorDash的服務時收到通知。這種情況并非個例。

  并非所有數據收集都是惡意行為,有的會進行匿名,并在一定時間后刪除,但一些追蹤器會收集具體的用戶數據,但并不提供明確的保存時間和分享對象。

  福勒指出,沒有一種方法可以知道哪些應用在使用追蹤器,以及哪些數據被發(fā)送出去,蘋果也沒有提供相應的工具。該公司也只是在回應中給出了標準化的隱私答復。

  福勒建議蘋果可以要求應用在使用第三方追蹤器時添加標簽,而隱私公司Disconnect認為,在iOS中加強隱私控制可以讓用戶更好地控制數據。

  擔心應用偷偷發(fā)送數據的iOS用戶可以關閉后臺刷新功能,并使用Disconnect的Privacy Pro等VPN應用來限制應用向第三方發(fā)送數據。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