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回應洗錢 將對營銷機構發(fā)起法律訴訟
相當于拼多多公司每年共有1825億GMV來自這樣的“業(yè)務”,占到公司披露的GMV的1/3。而拼多多公司是一家經審計機構審計,日均實物訂單量超過3000萬單的大型電商平臺,已披露的前12個月的GMV為5574億元。
如下圖所示,抽取螞蟻金服轉發(fā)至拼多多公司的風控關注郵件,單日此類商家通過支付寶二維碼發(fā)生可疑性交易的金額從2019年4月12日至2019年4月17日呈現(xiàn)逐次下降趨勢,從最高日的94萬元/日下降至60萬元/日。與差評文中所言——“預估這塊業(yè)務在拼多多的日GMV(成交額),達到五億元……”,實際情況相差六七百倍。
2、“實際上,隨著網(wǎng)絡支付技術的發(fā)達,線上洗錢方式也花樣百出……感謝下沉,感謝擴張,拼多多店鋪解決了這諸多麻煩……換言之,拼多多,成了博彩網(wǎng)站收款的支付通道……簡言之,博彩網(wǎng)站的非法賭資經過拼多多這么一道,被洗白了。”
風控負責人表示:差評這位寫手將拼多多作為了“線上洗錢”的主流渠道和博彩網(wǎng)站收款的“支付通道”,既犯了常識性錯誤(拼多多不涉及任何支付通道行為)又對平臺進行了“觀點先行”之后的精心惡意中傷。
拼多多任何店鋪均為實名制開店,任何涉嫌非法行為均可被溯源,沒有一個可以被“洗白”;上述螞蟻金服與拼多多日常溝通的郵件截圖也顯示,日均數(shù)十萬元不等的可疑關注類待查資金仿佛就被寫成了所有非法博彩網(wǎng)站收款的全部。如果是這樣,這一類灰黑產業(yè)早已經不復存在。
3、“簡單點說,買家的資金不是直接到商家賬戶,而是確認收貨或15天系統(tǒng)自動確認收貨后才會到達商家賬戶。在這個時間里,有很多事可以做。……電商平臺的自我監(jiān)管和監(jiān)測就成了對于社會重要,但是對于平臺來說,不那么必要的環(huán)節(jié)。”
風控負責人表示:差評這位寫手并不太了解實物交易和虛擬交易規(guī)則的區(qū)別,但臆想拼多多平臺對于這樣的行為不聞不問,坐視情況惡化。事實上,僅2019年至今,拼多多向執(zhí)法機關報送的包括此類性質的禁限售商品線索共計18958個,涉及1719家店鋪。但這位寫手的表達,雖然我們理解為對于平臺善意的提醒,但客觀上來說,會讓消費者和大眾懷疑平臺管理能力與決心,質疑平臺的正向品牌心智。
拼多多風控負責人表示,除了上述三點以外,事實上,自上周起公司不斷接到媒體關于此類問題的問詢,其中有嚴肅媒體好心提醒公司,近段時間以來,拼多多確實被黑的太慘,因為背后不停有人在到處找渠道爆料,希望專門能夠在大眾輿論場中植入拼多多各種聽起來能夠顯得非常夸張的負面輿情。
雖然我們還不能認定差評與上述事件有直接因果關系,但對于上述,待該案被法院受理并且**之后,公司會向法庭一并呈遞。對于異常集中助推此類不實報道的營銷號,我們也將保存,采取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
差評一般喜歡在10萬+的爆款后邊來一句slogan——“泥沙俱下時,善惡自見分曉”,希望差評不要因為自身的不專業(yè)而成為泥沙,也不要出賣善良去換取流量和其他。
拼多多回應洗錢 延伸閱讀
"差評"回應被拼多多起訴索賠1000萬:事情真實存在
對此,差評在微博上回應表示,事情是真實存在的,我們成功充值甚至還玩了兩把。
差評還對被拼多多起訴表示不解,稱拼多多作為平臺有監(jiān)督之責,“發(fā)現(xiàn)事情了你們就抓緊時間加大力度監(jiān)管抓壞人就行了啊,起訴我們干嘛啊。”
今天凌晨,差評在微博上表示“我們做媒體的,并不是想搞死支付寶,搞死微信,搞死拼多多,我們希望的是搞死那些讓普通老百姓傾家蕩產的博彩公司。希望拼多多的目的也不是搞死我們,而是愿意跟我們一起去搞死這些黑產。”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