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風俗特色小吃大匯總 去北京必吃的六大美食(2)
北京文化風俗:
1.京劇
被稱為“國粹”的京劇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它的前身為徽調,通稱皮簧戲。表演上歌舞并重,融化了武術技巧,多用虛擬性動作、節(jié)奏感強,創(chuàng)造了許多程式性的表演動作。演唱時講究行腔吐字,念白具有音樂性。在唱、念、做、打方面逐漸形成了完整的藝術風格和表演體系。京劇行當分生、旦、凈、丑。用京胡、二胡、月琴、三弦、笛、嗩吶及鼓、鑼、鐃鈸等樂器伴奏。
2.皮影
早期的北京皮影分東西兩派,現僅存的西派皮影其始形成于明正德年間。北京皮影形成時期長,表現手法獨特,有著不同于其他地區(qū)皮影的藝術特色。主要表現在表演、聲腔、造型等諸多方面的不同。北京皮影戲由于長期在京城以唱堂會為主,所以她的表演更突出細膩和夸張。
3.童謠
北京童謠的傳承方式主要有兩種:書面文獻傳承和口頭傳承。童謠在兒童口中廣為傳唱,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童謠是人類口頭文化的珍品,語言淺顯,哲理性強,它積淀了祖國優(yōu)秀民族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內容。童謠是人民對生產、生活經驗的總結,它來源于生活,易于人們接受,幾千年來在百姓中廣為流傳。
4.摔跤藝術
自廿世紀20年代宛八爺的徒弟寶善林(1900—1965年)在北京天橋設跤場,開創(chuàng)了自己獨特的摜跤藝術:它以靈活多變、體型優(yōu)美、解說幽默、文武結合加中幡的獨特摔跤藝術模式,曾活躍于民國晚期和建國初期。天橋摜跤作為一項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遺產,不僅具有民俗、藝術、體育、文化、社會、歷史等價值,而且與中幡相結合,展示了中國民間獨特摔跤藝術。
5.叫賣
老北京叫賣是舊時京城從商活動的人們,在胡同、街巷等為推銷商品和提供有償服務而形成的一種民俗文化。
6.評劇
北京評劇有西路和東路之分。西路評劇由西路蓮花落和十不閑演變而來,形成于1900年前后,被稱為西路蹦蹦。自20世紀30年代東路評劇進入北京后,西路評劇就日漸式微,目前已無專業(yè)表演團體,只流傳有大悲調、小悲調、蛤蟆調等十幾種唱腔,且傳承人已經屈指可數。
7.評書
北京評書是北方評書的主體,它形成于北京,盛行于京、津、冀和東三省等地。北京評書的表演形式,早期為一人坐在桌子后面,以折扇和醒木為道具,身著長衫。至上世紀中葉,漸漸變成站立說演,衣著也不再固定。
8.琴書
“北京琴書”是北京地區(qū)鼓曲藝術中具有代表性的曲種,它是“說似唱、唱似說”,唱腔中夾用說白,突出表現北京土言土語,板式有快、慢、架、散,極大豐富表演和演唱效果,深受大家的喜愛,并且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教育價值。
點擊下一頁繼續(xù)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