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wǎng)

女子兩次車禍后從擔架摔落身亡 到底算交通事故還是與醫(yī)院救護有關?

2021-12-21 17:09:54來源:四海網(wǎng)綜合

  【女子兩次車禍后從擔架摔落身亡 到底算交通事故還是與醫(yī)院救護有關?】這是一件既離奇又悲傷的事:漣水女子張某騎電動車與他人發(fā)生剮蹭后摔倒在地,但是對方離開了現(xiàn)場,接著她又被一輛三輪車碾壓,而三輪車主逃逸后至今沒有歸案,接到求助的醫(yī)院120救護人員趕到現(xiàn)場抬擔架時,擔架不慎脫落,躺在擔架上的張某頭部著地,送醫(yī)搶救數(shù)日后,張某還是死亡。那么,張某死亡的具體原因是什么?到底誰應該為她的死亡負責?

QQͼƬ20211221170853.png

  女子受傷接受救護被從擔架上摔下頭部著地

  對于死者張某的家人來說,長達近兩年的訴訟,他們已精疲力盡,雖然這起非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已告一段落,但兩年前的那天晚上,張某所遭遇的痛苦,只有已在九泉之下的張某知道。

  2019年11月1日晚18時許,張某駕駛電動自行車與停留在非機動車道內駕駛電動自行車的朱某腿部發(fā)生刮擦,致電動車摔倒,兩人均受傷。但是,朱某沒有報警,更沒有留在現(xiàn)場,而是逃逸。就在張某倒地后兩分鐘,她又被一輛藍色電動三輪車碾壓,駕駛員亦駕車逃逸(因其至今沒有歸案,以下簡稱無名氏)。漣水縣人民醫(yī)院120急救中心接到求救電話后到場急救,期間,抬移傷者頭部一端的施救人員不慎致?lián)芑鋲嫷亍?/p>

  在漣水縣人民醫(yī)院救治63天后,張某還是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張某死亡后,她的親屬認為,漣水縣人民醫(yī)院120到場急救過程中,因操作不當擔架一頭重落在地,導致張某頭部再次摔傷,后腦損傷嚴重,也是致其死亡的原因之一。其親屬得知與她發(fā)生剮蹭的第一起交通事故逃逸的朱某后來也被警方查找到,但是,第二起碾壓張某的無名氏駕駛員一直沒有歸案,張某親屬于向漣水縣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第一起交通事故逃逸者朱某以及漣水縣人民醫(yī)院共同賠償各項經(jīng)濟損失120余萬元。

  司法鑒定中心拒絕作出死者死亡鑒定意見

  記者了解到,事故發(fā)生后,漣水縣交警大隊對張某所遭遇的兩起交通事故作出責任認定:張某均無責。

  漣水縣交警大隊分析認為,張某駕駛非機動車上路行駛未確保安全是發(fā)生第一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朱某將非機動車停放在道路上妨礙其他車輛通行是發(fā)生第一次事故的次要原因。第一起交通事故發(fā)生后,朱某未停車保護現(xiàn)場、未報警是發(fā)生第二起事故的原因之一,無名氏對路面情況疏于觀察也是發(fā)生第二起事故的原因之一。最終,漣水縣交警大隊認定:朱某因肇事逃逸負第一次事故全部責任,張某無責;無名氏因肇事逃逸負第二次事故全部責任。

  作為被告之一的漣水縣人民醫(yī)院也覺得冤,他們認為縣120救護人員到達事故現(xiàn)場搶救傷者,抬擔架時,擔架滑落,在未著地時已被120醫(yī)生接住。張某死亡是交通事故腦外傷所致,屬于傷者傷情的自然轉歸,與醫(yī)院無關。

  那么,張某的死亡原因到底是交通事故還是與醫(yī)院救護有關?根據(jù)張某親屬的申請,漣水法院委托連云港正達司法鑒定中心對張某的死亡原因進行鑒定,該中心回復:因交通事故損傷和120急救操作不當再次摔傷的前后損傷時間間隔短,前后損傷之間無客觀的醫(yī)學相關檢查等,無法明確兩次損傷各自的嚴重程度,無法明確與死亡之間的因果關系及原因力占比。因此拒絕作出鑒定意見。

  法院判決醫(yī)院承擔10%責任賠償10余萬

  記者今年12月20日從漣水法院獲悉,這起特殊的非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終于有了一個結果,法院認為,漣水縣人民醫(yī)院面對傷病,肩負救死扶傷的職責,在救護傷者過程中,理應做到細心、嚴謹和認真,否則不僅可能延誤病情,也可能造成更大的傷害。該案中,救護人員的失誤致?lián)芑洌瑹o法排除加重傷者傷情的可能。遂判決漣水縣醫(yī)院對張某的死亡承擔10%責任,賠償張某親屬各項經(jīng)濟損失118677.19元。

  那么,前兩起交通事故的逃逸人朱某以及“無名氏”應當承擔什么責任?在這起非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中死者到底有無責任?漣水法院審理后認為,死者張某的過錯是導致第一次事故的“事實上的原因”,且在第一次事故中起主要作用;朱某的行為在第一次事故中起次要作用,但因為其逃逸行為是引起第二次事故的直接原因;無名氏的行為也是引起第二次事故的原因之一,且無法排除因其逃逸導致?lián)p害后果擴大的可能性。于是依法判決死者張某承擔40%責任,第一起交通事故逃逸者朱某承擔30%責任,賠償張某各項經(jīng)濟損失356031.56元,第二起交通事故逃逸者“無名氏”承擔20%責任。

  交警認定無責但法院為何判決死者擔責40%

  交警部門對先后兩起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張某均無責,法院在判決時為什么會作出張某承擔40%的責任?記者20日采訪了死者張某親屬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江蘇尚淮律師事務所主任黃克權。

  據(jù)黃克權主任介紹,交通事故認定書是法院審理民事侵權糾紛案件中關于當事人責任承擔的重要證據(jù)之一,但并不意味著法院會絕對依據(jù)交通事故定書劃分侵權責任。交通事故認定書在民事侵權糾紛案件中的證據(jù)性質是鑒定結論,其認定依據(jù)是交通法律法規(guī)(如交通肇事逃逸即推定逃逸方全責等),供法院審理案件參考,而法院審理案件時,應圍繞侵權法律關系所涉及的全部法律事實,全面審查,綜合評判,最終確定責任分擔比例。所以,漣水法院判決死者張某承擔40%、朱某承擔30%、無名氏承擔20%、漣水縣醫(yī)院承擔10%責任并無不妥。

  漣水縣醫(yī)院的賠償目前已履行完畢,黃克權主任告訴記者,第一起事故逃逸者朱某至今仍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決,已申請強制執(zhí)行。至于第二起事故逃逸者“無名氏”法院雖然已作出判決,但因其一直沒有歸案,所以賠償現(xiàn)在無從談起,如果有一天,“無名氏”歸案,死者張某的親屬可以繼續(xù)向法院主張他們的合法權益。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wǎng)用戶sunlu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站收錄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文圖內容如存在錯誤或侵害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本站承諾2小時內完成處置反饋工作。Tags:醫(yī)院